繼躉船撞到汲水門橋引發交通大癱瘓,大嶼山水域三日內再度發生嚴重海上事故,一艘港澳噴射船疑撞到海洋垃圾,船身破損入水,逾百人浴血受傷。事故一再發生,反映當局海上安全措施不足,尤其是海洋垃圾問題愈演愈烈,造成極大安全隱患,繼續放任自流,更多更大的亂事還在後頭。

一艘載有百多人的港澳噴射船前晚從澳門返港,駛至大嶼山對開小鴉洲海面時疑撞及「不明物體」,一聲隆然巨響後,船身劇烈搖動,乘客被撞至拋離座椅,頭破血流。事實上,同類事故並非首次發生,而且後果往往十分嚴重,對上一次在前年,同樣涉及港澳噴射船,同樣發生在晚上,同樣撞上不明物體,最終導致八十多人受傷。

所謂不明物體,說穿了即是海上垃圾。有資深船長指出,海上垃圾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的塑膠類廢物,還包括鬆脫的浮波、工程地盤木材,甚至石油氣罐、洗衣機、床褥及電腦屏幕等,無奇不有。鑑於雷達難以偵測,海上垃圾一到入夜便造成極大安全隱患,說是船隻殺手也不誇張。而大嶼山一帶水域向來是海上垃圾重災區,特別是港珠澳大橋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地盤垃圾隨水漂流不足為奇,接近小鴉洲海域的大嶼山水口,更被環保署評定為黑點之一。

眾所周知,海洋垃圾問題由來已久,而且垃圾源頭主要來自本地,奈何當局一直置若罔聞,例如黑點之一的石澳鶴咀「垃圾灣」,環保團體要求當局派人清理垃圾足足二十年,問題不僅依然存在,甚至不斷惡化,現已看不見海灘本來面貌。可以看見,海洋垃圾不僅破壞環境,造成生態災難,更會危及航海安全,簡直是一顆顆海底水雷,今次撞船事故不至造成人命損失,只是不幸中的大幸,誰能保證下次還會如此幸運?

比較汲水門躉船撞橋意外,涉及防撞及預警系統等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相對而言,清理海洋垃圾則簡單得多,港府多年來視若無睹,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礙於民意壓力,當局早前煞有介事選出二十多個需優先處理的黑點,環保局局長黃錦星更親到海灘執垃圾,但事故一再發生,證明當局只是做騷。正如環保團體指出,港府處理海洋垃圾涉及多個部門,例如海上垃圾歸海事處負責,海岸公園範圍由漁護署監管,其餘由食環署清理,結果是三個和尚沒水喝,各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導致海洋垃圾愈積愈多,港府施政無能,可見一斑。

近年本港海上安全事故不絕如縷,不論是死傷枕藉的南丫海難,或是青馬大橋首次封橋,還是今次意外,歸根究柢,是港府對航海安全掉以輕心,敷衍塞責所致。隨着港珠澳大橋落成在即,往來的船隻、車輛和乘客只會有增無減,萬一再有事故發生,隨時造成災難性後果。船到江心補漏遲,港府再不堵塞漏洞,改善航道安全,船毀人亡的悲劇恐怕將再次重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