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長安居,大不易。」其實說到生活艱難,今時今日香港較諸千年前的古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最近有大學調查發現,本港生活指數跌跌不休,與十三年前沙士時期水平相若,而「東方報業民意調查」亦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未來生活質素將出現倒退,甚至低處未算低,可見不同民調,所見略同。

生活質素不進反退,市民看淡未來,並不叫人驚奇。別的不說,單說住屋問題,上述大學的調查顯示,港人物業負擔能力創下新低,一個中等收入家庭要不吃不喝超過十五年,方能購買九龍市區一個細單位,較國際公認的健康水平高近兩倍。其實用不着調查,環顧四周,劏房遍地開花,貨櫃、豬欄、雞場改建者一樣有價有市,過去人人避之則吉的凶宅,如今推出後爭崩頭,超額申請數十倍,有人諷刺「無樓猛於鬼」,無殼蝸牛的窘態可見一斑。沒有安居,就不可能樂業,大部分「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受訪者歸咎高樓價窒礙經濟民生,亦是物價不斷攀升的元兇,可謂一針見血。

本港經濟結構單調,尤其是地產獨大,早已為人詬病,亦是生活質素不進則退的重要原因。港府一直聲稱要解決相關問題,推動產業多元化,惟無論是董建華政府的發展創新科技,還是前朝政府拓展六大優勢產業,抑或現屆政府聲稱將產業做多做闊,不是紙上談兵,就是雷大雨小,多年來毫無寸進,甚至最簡單的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也是好事多磨,至今無影無蹤。在吸引高新科技公司投資方面,香港不僅被新加坡、南韓等競爭對手遠遠拋離,連鄰近的深圳也相形見絀。事實勝於雄辯,直到現在,香港還在吃四大支柱的老本,所謂做多做闊,根本不知從何說起。

經濟同民生問題都搞不好,這就難怪香港社會愈來愈泛政治化,愈來愈躁動不安。有人形容,年輕人如果認為上樓、上流、上位皆沒有希望,最終只能訴諸上街,雖不中亦不遠。君不見大學校園早已淪為政治角力場,不少學生無心向學,熱衷街頭鬥爭,由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到最近多間院校任命校委,無不淪為衝擊、抗爭的對象,結果鬧得雞飛狗跳、永無寧日,究其原因,政客背後操弄教唆固然脫不了干係,同時也反映年輕人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大家可以看到,當前內地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美國隨時進入加息周期,加上旅遊及零售等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不景氣,種種不利因素夾擊,香港前景本來就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爭拗不停,內耗不止,經濟及民生問題無人關心,不啻於自取滅亡。

當然,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如果不是港府授人以柄,政客想搞事也無從搞起。說到底,政客無良,政府無能,不僅是港人最大的悲哀,更是生活艱困的最主要原因。正如大部分受訪市民批評港府施政有心無力,寸步難行,香港想不沉淪也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