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算嚴重的躉船撞橋意外,觸發汲水門橋及青馬大橋首次封橋,陸空交通癱瘓兩小時,大量航班延誤,旅客怨聲載道。香港自詡國際航空樞紐,但交通配套設施殘缺不全,港府應變措施更是一塌糊塗,可謂咄咄怪事。

今次封橋事故,源於一艘高度疑超標的躉船駛過汲水門橋時,造成橋底損毀,光纖斷裂,連同青馬大橋一起封閉檢查。大橋由前晚七時四十分左右封閉,至近十時重開,期間包括機鐵在內的所有陸路交通工具一律無法來往機場至市區,總共有九十多航班延誤,受影響市民及旅客不計其數。

顯而易見,機場單靠一條青馬大橋接駁至市區,埋下種種隱患和危機,稍有差池即淪為與世隔絕的孤島。儘管港府昨日煞有介事舉行跨部門會議跟進事件,涉事躉船船員亦已被警方拘捕,但對於有何應變方案防止類似事故重演,依然沒有明確答案。特首梁振英承認單靠一條通道連接機場並非保險的做法,又指屯門連接赤鱲角的海底隧道預料可於三年內竣工,日後若再發生同類問題,市民可改道由隧道通往機場云云。

不怕一萬,最怕萬一。三年並非短時間,今次不過是輕微碰撞,大橋便需封閉兩小時,萬一發生更嚴重事故,整個香港豈不是隨時癱瘓?其實,屯門至赤鱲角的連接路原屬港珠澳大橋的配套之一,○七年已拍板興建,但因為大橋受到司法覆核狙擊,工程受阻,加上當局拖拖拉拉,大型基建工程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根本沒有人保證連接路三年內必定可以竣工。

事實上,離島區議會早在十年前已建議開放機場附近的海天碼頭,增設水路方便市民往返機場,惟當局一直未有理會;而立法會過去亦曾多次問及港府有何應變方案,官員每次的回答都是模棱兩可,足證當局根本沒有危機意識。可以說,機場作為最重要的交通命脈,當局竟然毫無應變準備,所謂的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形同虛設,出事只是遲早問題。

即使撇開交通配套不足不談,當局處理今次封橋事故也是反應遲緩,後知後覺。市民最先從港鐵方面收到訊息,但運輸署竟遲至近九時半才發稿,建議市民進出機場或東涌可乘搭愉景灣渡輪和巴士,導致碼頭逼爆,亂上加亂。其實,類似的交通癱瘓場面已不是甚麼新聞,○五年太子道東發生塌棚架意外,九龍中及九龍東交通癱瘓近六小時,數十萬市民受影響;○八年發生山泥傾瀉,青馬大橋緊急關閉,幸好機鐵仍能行駛,才沒有引發大混亂。當局大安旨意,從來沒有吸取教訓,難怪類似鬧劇不斷重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港府一直將發展大嶼山掛在嘴邊,不是開發橋頭經濟,就是打造商業城,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然而一場小小意外已經暴露官僚無能,胡混度日。赤鱲角機場已經落成十七年,道路配套設施依然殘缺不全,港府蹉跎歲月,所謂發展大嶼山注定只能紙上談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