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月中,無論身為老師的我,還是身為學生的家庭成員,也進入非常忙碌的時期。我夜晚八點下班回到家時,家中的小一學生還是在做今日的功課。一看手冊,便發現每天有五樣功課或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在完成功課後,還要為逢星期二及星期四的中文和英文默書作準備。每天晚上幾乎都是九點左右才完成上述的事情。要和孩子們好好談一談話可要在臨睡前的床上來個悄悄話,而玩耍時間就要等到周末或假期。有一次,我和家中的小一學生溫習英文默書。她所學的英文對話大概是我在小學三年級才會學習。現在要一個小一的學生將它牢牢記在腦袋內,我也吃驚了一下。她的中文默書中更加有四字成語「東張西望」。幼稚園時,我們家人為這個孩子選了一間較生活化的學校,而非學術性的學校,正如德國就提倡不教讀書寫字的幼稚園一樣。雖然今天的她輸在起跑線上,未能科科滿分,但望着這個小妮子時,我還是告訴自己「她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縱然她的默書未必高分,但只要她有努力過,我們就很開心。

這星期全城熱哄哄話題非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莫屬。「全港性系統評估」是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教育改革報告書中提出的改革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了解全港學生在中英數的水平,以期改善學生在這幾個學科的能力。由○四年開始,於每年六月在小三、小六及中三舉行。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指該評估並不計算學生個別成績,僅用以評估學生整體狀況。可惜近年,學校和家長都十分重視此評估的報告,視為學校之間成績比較,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帶來很多的壓力。剛入小一的學生已要為小三的「全港性系統評估」作預備。到底我們是不是為評核而生?校園生活除了上課考試,難道就不是在生活中學習,享受生命的意義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