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總統選舉逐漸臨近,中國再一次「躺槍」。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逢美國選舉年,中國都必然成為被攻擊對象。在剛舉行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前國務卿希拉妮就表示,她曾經和奧巴馬總統「施壓」中國,「迫使」中國和美國簽署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並「捕獵」中國人。這番話被人在社交媒體上爆炒以至惡搞。

似乎在美國的選舉文化當中,必定要有一些外在的攻擊對象。在過去一段長時間,那個攻擊對象是前蘇聯,之後又有俄羅斯,近年來中國坐上了這個位置。然而,更奇怪的是,任何候選人不論在選舉活動當中如何「憎恨」中國,一旦上台擔任總統之後,還是會跟中國打交道(雖然無論是哪一黨的候選人當上總統,美國的長遠戰略還是要針對中國)。

從整體來看,美國選民更習慣以傳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來評價中國,對中國的印象也不佳。相對而言,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的看法則更加實際和理智,容易變通。正是這樣,在美國大選的政治騷上,政客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贏得選票,都只能攻擊中國了。

這種習慣性思維可能源於兩個因素。首先,美國和前蘇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歷了數十年的對立局面,冷戰思維已經形成。因此,不論是美國作為一個整體國家,還是政治人物參與選舉,都必須找出一個外在的「邪惡勢力」,才能顯示出自身的「公義性」。

而產生這種土壤的因素,更要追溯到美國的政治制度。美國總統是一個外務型的領袖模式,因為美國實行聯邦制,各州州長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處理好本土事務。所以美國總統需要做好對外事務,才能夠獲得更大的政治空間。

這是一個選舉遊戲,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卻會對兩國民眾的關係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