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好躁,從近日的新聞便知一二。先有阿叔茶客不顧衞生,將公匙放入口舔,招致「殺身之禍」,被茶客打至重傷;繼而有阿媽在茶餐廳打仔,惹起食客不滿,報警指為虐兒;再有女乘客上不到小巴,以身擋車洩憤,阻塞交通。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若涉事人能保持冷靜,衝突便不會發生。

不是嗎?阿叔舔公匙固然不對,但打人更加不對,茶客若保持冷靜,動口不動手,便不用惹上官非,甚至幾乎害人一命。同樣地,如果阿媽教仔只限於口頭,沒有體罰,就輪不到吃飽飯沒事幹的食客多事。至於女乘客以身擋車,除了自私,更是危險,若非失去理智,根本不會如此。

其實,近年香港籠罩在政治陰霾下,人們吵吵鬧鬧,社會紛紛擾擾,新聞愈看愈煩厭,公眾人物愈看愈倒胃,香港人愈來愈躁也就不足為奇。尤其是佔領行動後,「不守法不等同不尊重法治」的意識蔓延整個社會,個個有樣學樣,於是乎,學生以下犯上,學者顛倒是非,政客賴皮撒野,甚至連小市民都動輒訴諸暴力,社會亂成一團,市民想求個耳根清淨都不可得,心情怎可能平靜?情緒怎可能受控?

奇怪的是,這種現象似乎在現屆政府上場後變本加厲,甚至連建制派都內鬥內耗,面和心不和白熱化。香港人不開心,快樂指數在全球排在尾四,跟港府無能脫不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