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呼應北大人的香港未完成「去殖化」言論,郵政署以「不合時宜」為由,決定用鐵板遮掩鐫有英皇標誌的舊郵筒,而這樣的郵筒在全港僅存五十九個。如果以為這種簡單方法就可「去殖化」,恐怕是太傻太天真。

英國管治香港一百五十多年,有殖民地標誌的東西堪稱滿坑滿巷,若舊郵筒不合時宜,應該改造的就太多了。本港街道名稱多具殖民地色彩,如英皇道、太子道、皇后大道等,是否該改名為毛澤東道、鄧小平道、大大道?本港的山頭亦有不少以舊人物命名,如以首任港督砵甸乍命名的山峰,是否該改名董伯伯山?太平山頂附近有過去的港督府,那裏還有充滿殖民地色彩的燈柱,是否一併撤換?港督徑The Governor's Walk,是否也得改名為特首徑?

殖民地政府留下一整套政治制度,如廉政公署等,看來也得改名為中紀委直轄的香港分部,「飲咖啡」易名為「雙規」。法院改名人民法院,法官全部扯掉假髮,換下法袍,換上中山裝。立法會當然不能再叫立法會了,改稱特區人大委員會吧。

就算將一切有殖民地標誌的東西全改掉,是否去殖化大功告成?事實上,去掉表面、有形的殖民地色彩容易,去除深層次、無形的戀殖心態困難,當不少人仍懷念港英時代,當遊行示威一再高舉港英旗幟,做這些表面工夫只能是自欺欺人。率先搞去殖化的郵政署官僚的內心裏,是否真的與歷史一刀兩斷,十分令人懷疑。

當年清朝採取血腥的留髮不留頭措施,配以血腥的文字獄,欲切斷國人與過去的一切聯繫,但事與願違,人們內心仍然有一個明朝存在,民間的白蓮教仍以反清復明為己志,二百多年後孫中山創立興中會,仍以「驅除撻虜,恢復中華」為號召,而福建廈門市至今保留「思明路」。這一切說明,人心向背才是最重要的,若心不回歸,一切「去殖化」都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