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敏報道 非牟利社福機構每日接受市民的捐獻,若有人操守不當,捐款恐未能用得其所。廉政公署過去每年接獲有關非牟利社福機構、慈善機構及宗教機構等貪污舉報約五十宗,雖沒有上升趨勢,但部分機構習慣「講人情」易出現利益衝突。廉署為協助機構減低貪污風險,最近制訂出防貪錦囊,第一步先透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向四百多間會員機構提供該套行為守則,並計劃陸續鼓勵其他非牟利社福機構參考採納。

向上司派利是涉利益衝突

廉署防止貪污處處長謝萬誠表示,本港眾多非牟利社福機構雖沒有接受社署資助,但每日接收各界的捐獻等同收取「公帑」,故需要清晰的行為守則規管。但以問卷及面談形式了解社聯旗下六十五間非牟利社福機構的運作模式後,發現過半數沒有向董事提供內部誠信指引,並有四分之一機構沒有向職員提供誠信指引,情況以規模架構較細的機構為顯著。

謝萬誠指,此類機構顧及人情,不難發現有接受利益情況,包括有服務使用者為表謝意,向機構送贈食物等;下屬在農曆新年等節日向上司送禮或利是,出現利益衝突的問題。有會計師等專業人士甚至向機構提供「友情價」服務,「予人搵着數嘅感覺」,故建議根據指引申報利益。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指,社聯旗下約七成機構沒有接受社署資助,當中超過一半屬規模較細、每年經營費約數十萬至一百萬不等的機構,董事及員工之間分工未必非常清晰,錦囊有參考價值,會考慮強制要求有意加入社聯的機構,必須遵守防貪錦囊的範本。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