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小人多,且社會發展迅速,景點早已買少見少。惟記者走訪各區,發現不少港人愛到的拍照勝地都遭人破壞。元朗南生圍早前倒塌的木橋,有遊人無視警告標示,即使可能進一步破壞木橋,仍執意走上去拍照「擺甫士」。而分別位於摩星嶺、調景嶺及鯉魚門的遺迹建築,即使有保安員駐守及圍封鐵絲網,部分亦遭「毒手」,圍網慘遭推倒。議員批評政府只重視大型景點,地方景點缺乏宣傳保育,在殘破中逐漸失去存在價值。文/圖:專案組

南生圍木橋是港人拍照勝地,男子踏下腳步的地方,木板正向下彎。

南生圍倒塌後的婚紗橋。

茅湖廢堡的鐵絲網向內傾倒,疑曾遭人潛入。

三家村石礦場遺迹的建築,有木板及鐵絲網遭破壞。

摩星嶺炮台建築內滿是塗鴉及垃圾。

南生圍環境幽靜,擁有充滿田園氣息的美景,向為市民攝影及取景之勝地。其中一條立於湖泊之旁的木橋,尤其受準新人所愛,成為拍婚紗照的必到地點,俗稱「婚紗橋」。記者於倒塌事件後到現場觀察,發現橋身因嚴重損毀而傾斜,木板散亂橋樑之上,爛木浮於湖泊之中,已是「橋不成橋」。雖然在橋旁邊已豎立寫着「危險。嚴禁進入。違者後果自負。」的警告標誌,不少遊人為求拍照留念,仍然走到搖搖欲墜的爛橋上。

鐵絲網保安如虛設

部分遊人只在木橋近岸的邊緣拍照,惟有男子既不懼墮入水中,亦不怕令木橋變得更破爛,竟在眾目睽睽下大步走到木橋近水的盡頭處坐下。只見他踏下腳時,木板便隨其步伐彎曲,情況相當「牙煙」。該男子步下木橋後,又回頭再用腳踩木橋邊緣位置,似要試看能否把之踩斷。

當地村民譚先生表示,部分市民不愛惜木橋,大力踏之,有人更「踩住Roller(滾軸溜冰)上橋影相」。加上有拍攝人員為影靚景,為木橋換木,可是木材欠佳,最終導致木爛橋塌。他指木橋配湖景的景色,本港少有,故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遊人,都為爛橋事件深感可惜。

位於調景嶺的茅湖山觀測台,屬一級歷史建築,學者估計為清朝軍事遺迹。觀測台俗稱「茅湖廢堡」,外形充滿古典歐陸風情,深受攝影發燒友歡迎。惟後來遭遊人破壞,地政總署遂用鐵絲網圍繞整棟遺迹,並派駐保安員看守。

惟記者日前到現場,發現鐵絲網遭破壞,向內傾倒,用以固定金屬支柱的石屎亦「拔地而起」。廢堡內有人惡意刻字的痕迹,而鐵絲網傾斜的角度,如果踏上去順勢而行,恰巧能讓人避開保安員耳目,經窗口位置潛入廢堡之中。記者向保安員查問是否有人仍試圖進入廢堡拍照,他三緘其口。

資源集中著名景點

記者巡視另外兩個拍攝熱點、屬二級歷史建築的摩星嶺炮台及鯉魚門三家村礦石場遺迹。二○一一年,有新人與攝影師為拍攝特別效果的婚紗照,在摩星嶺炮台縱火。事隔四年,炮台仍是缺乏管理保護,建築物內到處可見塗鴉及垃圾。至於三家村礦石場遺迹,除了建築物及石上被人塗鴉外,亦有鐵絲網及木板明顯遭人破壞。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出,十八區各有特色建築或遺迹,如果保育得宜,不但市民假日消遣時可認識本土歷史文化,更可吸引遊客,帶動地區經濟兼提升香港形象。惟港府如今的政策,卻是把資源集中投放於諸如許願樹等著名或大型景點上。不少地區景點因缺乏管理及保護,逐漸破落,慢慢「失去存在價值」。地政總署發言人指,一旦發現轄下管理地點的建築物遭破壞,會派人到場視察。如環境許可亦會考慮加裝鐵絲網或派保安員看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