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不同創傷事故所導致的創傷後壓力症,發病率各異,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的研究發現,發病率最高是女性經歷性暴力事故,發病率達百分之七點四,顯示性暴力對女性心理創傷嚴重。臨床心理學家胡潔瑩稱,患者會常回想被性侵犯情況,但同時又會對創傷有關記憶顯得極力逃避,「患者會對侵犯者身體特徵,包括口音、面部特徵及衣着都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穿短褲及大鼻子,當日後遇到相似特徵嘅人,就變得好驚,會將佢同侵犯者連繫一齊」。

覺得自己好污糟

胡表示,曾受性暴力對待的女性,往往會較易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她們會逃避創傷事故發生的地方,「例如唔敢再行後樓梯,喺巴士畀人侵犯過,可能唔敢再搭巴士」。如果情況嚴重,患者可能無法再與人發生性行為,影響性生活及組織家庭。她表示,患者會對自我失去信心,「即使將身體反覆洗乾淨,仍然覺得自己好污糟」。

其他創傷事故則反映出不同行為病徵,胡潔瑩表示,經歷過交通意外的患者,可能不敢過馬路,甚至「覺得出街都唔安全」。至於經歷親人突然離世,患者大受打擊,嚴重可能不敢再進入醫院。她續稱,大部分中國人有「送終」觀念,如親人離世一刻無法留在身旁,可能會感到自責。因此,她建議要留意患者於創傷後出現的異常行為,及早尋求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