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道】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不斷大肆破壞中東國家文物,位於敍利亞中部的巴爾米拉(Palmyra)古城內的貝爾神廟成為新一輪「受害者」。一群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的考古學家不忍珍貴文物遭IS毒手,決定展開一個耗資近二千四百萬港元的數碼遺迹保育計劃,以3D打印技術將被毀遺迹原貌重現,勢要充當現實版的「古文明救兵」。

IS早前在伊拉克摩蘇爾砸爛博物館內的文物。

牛津大學的米歇爾教授(右)主導數碼遺迹保育計劃。

考古學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合作收集古蹟照。

阿勒特之獅今年六月遭炸毀。

巴爾夏明神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巴爾夏明神廟被IS分子埋下爆炸品炸毀。

敍利亞古城巴爾米拉連番遭IS毒手。

牛津大學計劃耗資二百萬英鎊(約二千三百八十萬港元),打算由九月底開始透過伊拉克的考古網絡,分發數千部3D打印兼有網絡功能的攝影機,邀請當地考古人士拍下各類遺迹照上載到網上。萬一遺迹不幸遭到IS炸毀,學者亦可按照片的模樣利用3D打印技術重塑文物原型,不致令該文物從此消失。

網上資料庫助警尋寶

考古學家亦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合作,希望在本年底前收集到五百萬張古蹟照,最終目標是於二○一七年前收集到二千萬張。視乎計劃成效,他們希望將來能把收集相片的工作由伊拉克擴展至也門、伊朗、黎巴嫩以至土耳其等國,讓更多文物的面貌得以保存。

每件文物必須從多角度拍攝,而影像、拍攝日期及GPS等資料則可以上載到一個開放的網上資料庫,以提供一個完整紀錄。計劃負責人米歇爾(Roger Michel)表示把文物數據化,除了能讓大眾與學界進行研究之餘,亦能為警方追查失蹤文物提供方向,以對抗IS破壞文物的行為。

訂紅色清單教辨贓物

除了以3D打印技術挽救古文物外,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COM)早於今年六月已制訂了一份「緊急紅色清單」,重點列出黑市交易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物品,包括有千年歷史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十九世紀鄂圖曼帝國的文物,並教授海關及警方如何分辨贓物,為保護文物出一分力。

遭IS破壞遺迹

1.基督教修道院馬爾本赫納姆(Mar Benhem)

炸毀日期:三月

地點:伊拉克巴克迪達(Bakhdida)

位於伊拉克北部城市巴克迪達,在一千六百年前四世紀由阿述國王興建的基督教修道院馬爾本赫納姆,慘被IS武裝分子炸成瓦礫,居民將修道院遭夷為平地的過程拍照上載社交媒體。

2.阿勒特之獅(Lion of al-Lat)

炸毀日期:六月

地點:敍利亞巴爾米拉

高三米、重十五噸的阿勒特之獅歷史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紀,是古時阿拉伯人膜拜的神明,並於一九七七年才被發現。敍利亞當局早已用金屬板及沙包保護阿勒特之獅,惟最終仍避不過IS的「毒手」,以鐵錘打碎。

3.巴爾夏明神廟(Baalshamin Temple)

炸毀日期:八月

地點:敍利亞巴爾米拉

巴爾夏明神廟在公元十七年興建,其後在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治下,於公元一三○年得以擴建。擁有二千年歷史的巴爾夏明神廟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但卻被IS分子埋下爆炸品炸毀。

4.貝爾神廟(Temple of Bel)

炸毀日期:八月

地點:敍利亞巴爾米拉

用作奉祀閃族神祇貝爾(Bel)的貝爾神廟建於公元三○年,向來保存良好,但IS分子在炸毀巴爾夏明神廟後,再炸毀貝爾神廟,主建築被炸毀,只餘一堵神廟外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