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團體調查顯示,香港人兩文三語水平參差,自命英語「talk得」的受訪者高達四成,然而真正測試後,達高階程度的僅百分之一點五;反而普通話好一點,高階程度者達三成半。

港人英語水平一蟹不如一蟹,非今時今日的事。有人歸咎社會沒有「語境」,乍看有理,實則似是而非。要論語境,我們比上一代好多了,網上有海量的美劇、荷里活電影可供觀摩,不少有心人還仔細講解劇中俚語及相關典故,再不然上網交個老外朋友也行,呢啲機會,唔係屬於上一代嘅。

再說,內地同樣沒有英語語境,可人家學英語那可真是玩命的,陳可辛年前那套以內地知名補習社「新東方」為原型的電影《中國合伙人》對此有細緻描述。學習語言這回事,必須具備「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的艱苦卓絕精神。

說到心態問題,調查另一發現也頗堪玩味。港人說聽普通話還行,但對簡體字的熟練程度卻較低,達高階程度者僅一成。其實這很好理解。台灣流行曲、電影、綜藝節目在港有不少捧場客,港人講一口流利「台普」自然冇難度。反觀簡體字,在那些言必稱「本土」的人看來,是內地專制政權的代表,自然不入他們的法眼。其實「殘體字」也好,「規範字」也罷,無非是傳播資訊的載具,對簡體字視而不見,無異於自廢一目,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