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前的科幻電影或小說,不時有橋段指瘋狂科學家嘗試利用儀器去改變人性或情緒,當時的虛構妄想時至今天已經逐步實現,尤其是科學家對腦部的了解愈來愈多,因此更能透過儀器或藥物等方法,刺激特定的腦細胞,從而得到所需的效果,其一個例子就是「快樂」。

醫學研究已經透過老鼠實驗找出大腦中的快樂中心,原來正正位於腦部前額近中央、學名為膝下扣帶回(Subgenual Cingulate Gyms)的位置。為何稱它為快樂中心?原因是每當該部位的腦細胞受到刺激時,受測試個體的感受會產生一種快感。這種「人工」製造的快樂似乎有點奇怪,甚至顯得不道德,擔心最終會被「濫用」而令人失去自然的快樂。就如有些人會利用藥物來換取一時半刻的快樂,以為這種快樂可以忘憂,最後卻染上毒癮而悔不當初。

從醫學角度而言,適當地使用這類大腦的研究結果,可以造福很多正受折磨的病人,例如醫生可以透過刺激大腦的快樂中心,幫助嚴重抑鬱症患者得到愉悅感覺,阻止他們陷入無法自拔的情緒低谷,從而控制及穩定病情,又或者不久的將來,抑鬱症可以被快樂擊退。雖然有人工方法可以製造快樂感覺,但不要以為人類可以完全擺脫憂愁,一來相關技術主要針對嚴重抑鬱症病人,且有待進一步發展才能廣泛應用,二則人和大腦均十分複雜而精妙,情緒變化又豈能完全由人工擺布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