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月前發表的「二○一五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排行榜」,香港位列榜首,但這個排名不能讓市民安心,因為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五月發布的《二○一五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上,中國在一百零九個國家或地區中,「品質與安全」的評分排在第三十八位,遠遠落後分別排第三、四、十四、二十二的美國、澳洲、加拿大和英國,亦不及排第十九的日本,可見食品安全評價,存在標準選擇的差異。

從香港不同排位顯見,與國際標準比較,內地標準低很多。但香港大部分食物從內地進口,許多物料也因價格或方便從內地輸入,食品、食水的安全若遵從較低標準,勢成重大問題。市民當然期望食安高標準,政府部門不論因成本或懶政等原因,遷就採用低標準辦事,必然不符市民期望。政府行政除了需要高效隊伍,還需依循高標準辦事。

事實上,採用甚麼標準牽涉着監管的嚴謹程度。現時爆發的食品及食水險情,暴露監管缺失,也是懶政的結果。在內地污染嚴重及食物品質失控下,香港卻未提升警戒與監管,問題不多才怪!此前接連爆發食安災難,已令政府聲譽掃地,市民失卻信心。老是等隱患爆發事後才問責,倒不如來次事故隱患大普查,及早發現及早採取措施清除,才能挽回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