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着上帝賦予的獨特價值,等待家長、學校、社會去發現和引導。在適宜的成長環境中,每個孩子的未來都充滿無限可能性,這也使我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美好期待。誰說今天體育課跑步測試不合格的胖小子,就不能是下一個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誰說那個不斷製造課堂麻煩、煽動同學起哄、喜歡打扮的「扭計精」姑娘,就不能是下一個美國前國務卿希拉妮?

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限制,中國教育模式似乎一直無可奈何地採用看似公平的機制來培養人才。統一的教學內容、統一的考試要求、統一的評價標準,公開、公平、公正地衡量每個學生,而社會也只認可這個統一機制對學生價值作出的評價。

這個標準通常就是考試分數,無論理化還是體育學科,無論鋼琴還是舞蹈比賽,很少有人真正關注孩子究竟是否真的感興趣?是否真的學有所獲?而透過學習最應該培養的自主意識、求知意識、質疑和探索精神卻被忽視了。這樣的考核標準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強化,孩子天生而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逐漸被扼殺。To survive or to die?這是中國教育體制下學生面臨的選擇。

可是,一直如此就代表永遠如此嗎?曾經學校裏調皮搗蛋、成績不好、常被家長「藤條燜豬肉」的學生,卻正是最能扛得住打擊、最願意冒險、也最有創業激情的人。對於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三項競爭力元素——創意、創新、創業,這批人恰恰是時代翹楚。反觀以前備受老師推崇的考試能力強的資優生,則很多泯然於眾人矣。

時代在改變,對人的要求亦在改變,教育模式自然也應該不斷調整。伴隨着經濟的發展,未來中國的教育方法肯定會比現在更科學。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的是,香港教育體制下有多少家長是學了英國教育的樣,而行了中國教育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