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騙案愈來愈猖獗,手法由過往以中獎之名利誘、訛稱綁架、「猜猜我是誰」,到近日的假冒速遞公司甚至內地官員行騙,層出不窮。不過,近日的電話詐騙案中,騙徒似乎不再只是亂打亂撞,而是能說出電話號碼持有人的個人資料。騙徒如何得到這些個人資料?究竟市民的個人資料有否被商業機構任意甚至違法出售?

電話騙案飆升,受騙市民及被騙金額亦增加。今年一月至上個月,本港總體電話騙案有二千三百七十一宗,假冒內地官員行騙的有一千零三十八宗,單是上個月就有八百三十八宗,當中有三百零八宗是市民已「中招」導致損失的個案。過往騙徒多是誤打誤撞,或利用事主貪小便宜心態,但近來筆者聽到的個案是騙徒致電事主時,已知悉事主的電話號碼及姓名,再用嚇人的方式,如稱對方已被通緝等,進一步騙取銀行戶口資料以得手,也就是說市民的個人資料私隱可能早已透過一些機構或團體輾轉落入不法之徒手中。

多年前八達通涉出售客戶個人資料事件才喚起市民的關注,近日電話詐騙手法正正反映市民私隱並未有得到充足的保障。執法部門除了要搗破電話詐騙集團外,當局亦應從「源頭」出發,找出及打擊違法出售、外洩市民私隱的元兇,否則類似詐騙惡行只會源源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