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委任副校長「等埋首副」事件,終變成政治化爭拗,焦點是政治干預校政,其實反對干預者所用的方法,恰恰是以干預反對干預,並無可信的道理,也難以服眾。儘管當中不少校友具關心港大的「天賦」熱心,但不幸的是,校外的政治分化、政黨色彩捲入港大校政爭拗。

將干預定義在目標人物能否任命上,實質是否剝奪校委會的民主決策,校委會若依既定機制,委任或不委任誰,理應只能循機制去反對,而非強要校委會認可指定人選。而認定校委會聽命於特首或北京,也是虛妄假設,校委有不同代表層,都是能分辨是非、有判斷力的個人,並非都是政治應聲蟲。

政治攻入港大,干預學校自主運作,其來有自。港大有教授在社會發動佔領運動,超乎學術範疇,以致被揭露校方違規接受匿名政治性質捐款,令人質疑深度捲入社會政治爭拗,由此成為校外校內的政治瓜葛糾纏不清,是導致副校長任命變數。局面既成,怎能反而不分辨政治干預的緣起?

誰在擾動校園,誰在干預校政,是值得追究的問題,也是「明德格物」的先決條件。香港社會日趨政治化,當中一個突破點就是佔領行動,守法的底線一失,甚麼事都失去規矩,法度規範、運作機制被視之如無物,皆可衝擊之,沒有圍牆、閘門的大學又算甚麼?更何況校內已經政治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