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含鉛是近日香港人最關心的新聞。水是生活必需品,它對市民的影響肯定比局長替換或者周刊倒閉來得更為切身。政府官員自事發以來絞盡腦汁,提出了各種解決辦法,其中一項臨時措施是在大廈天台設置水箱,然後接駁公共水喉到樓層讓住戶取水使用。這種做法是否可行,暫時無法評估,這構思卻令人聯想起當年獅子山下一段艱辛但令人緬懷的歲月。

一九五三年聖誕節在石硤尾發生的一場大火,改寫了香港不少市民的命運,也塑造出香港獨特的城市地貌。政府要安置近六萬名災民,想出了一個可行而經濟的辦法,就是興建基本上能住人的徙置大廈。這種房屋的設計可謂挖空心思:單位面積只有百多平方呎,卻可以擠進一戶人家;樓高七層,不必安裝升降機;電燈入戶,人人得享光明;食水由每層設置的公共水喉供應;廁所浴室一概公用。

可以說,徙置大廈完全符合基本的居住條件:結構堅固,有瓦遮頭,供水供電,而且沒有多花一分一毫。不過,這種史無前例的出色設計還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欠一個廚房。

負責這項工程的建築師當然不會蠢到忘了把廚房畫到圖則上去,他的想法應該是,廚房佔用住人的空間,不值得;而且徙置區的居民只要有寮屋的生活經驗,都懂得怎樣去解決食的問題。結果家家戶戶都在狹小的走廊上架設炊具,自己製造開放式廚房;一方面保住生計,另一方面又促進鄰里關係:只要誰家的主婦一開油鑊,左右上下的街坊都知道食神何在!有時隔壁戶主在外謀生錯過炊事,家中小孩自然有街坊招待吃頓便飯;正所謂多個人多雙筷子,不必計較!於是投桃報李,相濡以沫,獅子山下精神就此點滴匯聚成流。

回首前塵,頗覺惘然!今日社會動輒惡言暴力相向,大眾追懷的獅子山下精神,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