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早前公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香港在一百四十一個地區中排名十三,道路及港口基建更穩站全球第一,但世界文化遺產及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均錄得零分。而我們一直引以自豪的購物天堂美譽,也因為在價格競爭力一項只排名一百二十七而顯得名不副實。更令人警惕的訊號是,今年三月的訪港旅客比去年下跌百分之八點七,這是五年半以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

我們一方面應該居安思危,另一方面也應危中尋機,才可保持良好的競爭力。香港的營商成本飆升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全球貿易日趨自由開放,網購對傳統店舖銷售帶來強烈衝擊,要提升旅遊購物的吸引力,其實可以從正貨、品質和銷售服務作優化,使旅客買得開心和安心。而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也應培育和推廣本港品牌,以凸顯自身的都市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香港有四個傳統項目,包括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早於一一年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都是對旅客有吸引力的項目,政府跟旅遊業界應認真構思如何把它們有效向旅客推廣。而新春花車巡遊的成功,相信能有助業界啟發嶄新的旅遊項目,發掘各類表演藝術形式,深化香港的旅遊內涵,為香港旅遊業添加活力。

報告中還有一有趣項目,原來香港在保育地區面積方面居全球第五,相信那是我們的國家級地質公園的功勞。希望各界不要持續以政治原因爭拗保育議題,置大好保育地區於不顧,使我們空有硬件而無法讓港人與旅客好好享受它們的美好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