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隱蔽青年(Hikikomori)問題愈趨嚴重,當局近日估計全國約有一百萬名以男性為主的隱青,他們終日困在房間內足不出門,白天時間睡覺,晚上則打機、上網、看電視打發時間,將自己和外界的社會聯繫完全切斷。有情況嚴重者一「宅」便是二十多年。專家指隱青問題不但影響家庭,亦嚴重威脅社會經濟發展,故正努力阻止日本新世代出現同樣的問題。

不少隱青的房間一片凌亂。(互聯網圖片)

大喜曾「宅」在家中三年之久。(互聯網圖片)

大喜表示留在家中令他感到「安全」。(互聯網圖片)

VR技術被指令隱青變得愈來愈「宅」。(資料圖片)

隱青問題嚴重威脅日本社會經濟發展。

日本有官方的隱蔽青年定義,意指那些不參與社會活動、不上學、不上班甚至拒絕社交,過着自我封閉生活,並最少「宅」在家中半年的年輕人。這些隱青當中有七至八成為男性,大部分人來自於中產家庭,更擁有良好學歷背景,但由於經歷過生活上的挫敗,不少人從此一沉不起。

父母遷就變相縱容

東京成功「脫宅」半年的十八歲青年大喜佑都早前接受訪問時剖白心聲,指變成宅男的契機源於初中擔任班長時受挫折,沒法處理來自其他人的壓力,令他足足「宅」在家中三年之久。當時他過着日夜顛倒的生活,每天在睡房看動漫,與家人朋友斷絕來往,每天等到夜深人靜之時才偷偷走到廚房找東西吃。他坦言當時知道自己有問題卻不欲改變,因為留在家中令他感到「安全」。

九州大學的隱青專家加藤將現象歸結為日本的文化,他指出西方的父母會在子女躲在房間時迫使他們到室外去;但日本的父母則往往會因害怕為孩子施加過分壓力而不作一言,甚至會在房門口擺放食物,以免餓壞子女,變相鼓勵了他們的行為。

涉事家庭應受輔導

為了幫助隱蔽青年融入社會,日本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然而成效不大。加藤認為要扭轉隱青的現象,除了要與隱青重新建立溝通技巧之外,家庭內部重建交流和信任亦非常重要,因此他認為出現隱蔽青年的整個家庭都應該參與心理諮詢。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