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瑋珩報道】總有一些「騎呢」設施在附近!繼早前鰂魚涌驚現兩座「巨墩避雨亭」,令市民避無可避後,觀塘同仁街臨時小巴總站的車道透明上蓋亦「好睇唔好用」,不但被指完全無法遮擋陽光,候車乘客更被迫在攝氏三十七度高溫下乾煎。市區重建局面對指摘仍死撐已參考類似設計標準,遭區議員狠批上蓋設計具先天缺陷,要求市建局研究改善。

記者在候車道上量度得攝氏三十七點四度高溫。(蘇敏婷攝)

柯創盛要求市建局研究改善候車上蓋設計。(蘇敏婷攝)

候車道上蓋以透明物料建造,未能有效遮擋陽光。(蘇敏婷攝)

蘇太指小巴總站車道透明上蓋既不能遮光,亦不能擋雨,不滿市建局設計草率。(蘇敏婷攝)

「嗰個透明頂完全擋唔到陽光,平日等車唔擔遮就實曬到暈,就算落雨都冇乜作用,究竟係邊個設計出嚟咁大整蠱?」不時到觀塘購物的藍田居民蘇太指出,同仁街臨時小巴總站各線車道雖設有上蓋,但設計奇特,不但以透明物料建造,闊度更不足以擋雨,完全無法發揮應有功用,烈日下候車時更倍感悶熱,令居民長期飽受日曬雨淋之苦,「個蓋又窄又透明,無論好天定落雨企喺下面都要擔遮,真係好荒謬!」

記者曾多次實地了解,在候車位置逗留不足五分鐘已揮汗如雨,當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溫度為攝氏三十四度,但有蓋候車位置的溫度竟高達攝氏三十七度,不少市民均需用紙扇或電風扇降溫。在下雨時,市民即使身處有蓋候車處仍需撐傘擋雨。

死撐參照路署標準

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委員柯創盛指出,早前已接獲大量居民投訴,直斥負責興建的市建局「起完就算」,做法極不負責任,「市建局雖然一路有向區議會匯報工程進度,但係就報啲唔報啲,上蓋用咩物料根本由頭到尾都冇人知,問多幾句就話佢哋會搞掂!」柯創盛續指,有小巴營運商更自行為候車處上蓋加蓋帆布遮光「自救」,反映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建議當局盡快研究改善方案,如改良上蓋物料提升遮光效能,甚至考慮徹底更換,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候車環境。

市區重建局發言人表示,為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將原有小巴總站遷往同仁街小巴總站,由於政府並無規定公共小巴站必須設有上蓋,但考慮到有小巴營運商反映建造上蓋的訴求,遂增建上蓋並負責保養。對於上蓋被指設計有誤,發言人重申有關設計已參照路政署相類標準,有顏色膠板可遮擋部分太陽光線,闊度亦因應現場環境所設計,在建造過程中當局均有向觀塘區議會及受影響小巴營運商諮詢意見與匯報進度,設計並經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才施工。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熱線:3600 9988

電郵:socserv@on.cc

傳真:3600 9900

WhatsApp/SMS:6500 6500

來函請寄:香港大埔工業邨大昌街23號東方報業中心東方報業集團投訴組收

個人資料絕對保密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