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科技一日千里,日本豪斯登堡據報擬「聘請」操多國語言的機械小姐到新開張的酒店接待客人,德國更有企業研究讓機械人之間分工合作,為日後把工廠交給機械人鋪路。其實科技對人類的威脅已掀起激烈討論,悲觀者如微軟創辦人蓋茨,曾言所有工種皆有被取代的危險,英國殿堂級物理學家霍金更揚言,人工智能足以令人類滅絕!

日本軟銀研發的接待機械人Pepper可與顧客玩自拍。

Baxter

機械蝴蝶

機械螞蟻

Amelia

亞馬遜的物流機械人Kiva協助處理倉務。

物流機械人Kiva

各地機械人營運數量趨勢比較

以下預測可能令打工仔不寒而慄,甚至頓覺前景淒涼︰比利時研究發現,歐盟境內54%職位受機器直接威脅;美國研究機構Gartner推算,全球在十年內將有三分之一職位被科技奪去;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更揚言,二十年後全球接近一半的職位將讓予機器;接受皮尤研究中心訪問的二千位專家當中,接近一半估計被機械人奪去的職位,十年後將超過機械人產業所創造的職位,如工程師。

波士頓顧問公司預測,全球最大二十五個出口國對機械人的投資,未來十年將每年增長10%,因此機械人市場可望在投資的增長下愈做愈大,降低成本,技術愈益先進,鼓勵企業使用更多機械人。畢竟機械人就算沒有人類的判斷和應變能力,但出錯機會較低,且任勞任怨,有助提升生產力。Fanuc德國分部總經理克拉姆指,像歐洲等勞工成本愈來愈高的經濟體,把機械人引入製造業,可保持競爭力。

仿生物分工 廠房自動化

事實上,中國去年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械人買家;亞馬遜等零售巨擎亦大手增置矮扁的橙色機械人Kiva,免卻倉務員東奔西走取貨之苦,加快出貨流程。別以為文職就安全,只要是低技術、且工作性質單調重複的工種,就首當其衝,Pilot Travel、Verizon等美國大企業紛紛以電腦程式處理簿記等會計任務。

現時機械人的活動能力靈巧得令人嘆為觀止,連穿針和拾起電子零件也不成問題。美國甚至有一款具備學習能力的Baxter機械人,工人只需像教小孩子般,挪動它的腕臂,就能傳授工序,過程僅數小時,美國國防部年初更資助研究,讓售價僅2.5萬美元的Baxter,收看Youtube短片學習下廚。

在今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機械人公司Festo展出一款長5吋多的機械螞蟻,首度模擬生物的分工合作本能。它們的厲害之處,是能夠獨自下決定,透過互相溝通和協調,合力搬運。嫌螞蟻惡心?Festo還製作了機械蝴蝶,拍翼時像極了真蝴蝶,飛舞時更不會與同類碰撞。換言之,若這些技術成功應用於工業用機械人,一家全自動工廠即誕生在望。

人類靠創意 可免被取代

更驚人的是,美國研發出通曉二十多種語言、能閱讀文件、解答問題,甚至累積經驗的機械小姐Amelia,獲數家《財富》一千強企業試用,劍指文職工作。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指,只要成功把機械人與大數據(Big Data)連結,機械人就會打爛更多飯碗。

雖然很難想像有朝一日連醫生、律師、老師、歌手、設計師等,也通通變成機械人,但可以肯定,人類要抵禦科技帶來的威脅,就須鍛煉及提升他們仍未有優勢的技能,例如創意。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