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這句成語出自秦朝權臣趙高亂政,在朝堂上指着鹿說是馬,用以試探朝臣是否向其效忠,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早前泛民議員在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中拿出鹿形紙板道具,紙板上寫上馬字來諷刺政府的普選方案是假普選,是指鹿為馬。其實,符合《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普選方案才是真的,泛民堅持自己代理人可以入閘的普選方案,在《基本法》以外另搞一套,反指合法合憲的方案是假普選,誤導市民「袋住先」等於「袋一世」,這才是指鹿為馬。

特首反問若泛民底氣足,何須三次綑綁式聯署聲言否決方案。泛民議員經常把爭取普選掛在口邊,今日離普選只有一步之遙,他們卻想拆橋不讓方案通過,正如特首反問這是否捉到鹿唔識脫角。回歸後每場特首答問大會,反對派議員必然七嘴八舌、咄咄逼人發問攻擊特首,過去的特首總是處於守勢。有學者分析為何反對派對現任特首較以往的不友善,原因是他們遇到真正的對手,無論是政治和辯論方面,梁振英對反對派有更強的反擊力。

筆者從政之初,資深前輩教導做議員的職責就是議政和「言義」。泛民議員在答問大會追問如果普選方案被否決,特首是否應負責辭職?現在唯一手握政改否決權的就是泛民議員,自己揚言不依民意投票否決方案,反而要特首辭職,筆者想反問他們「義」在哪裏?

日本自古學習中國文化,包括中國的成語和詞匯。「馬鹿」是日文中少有的罵人說話,意即笨蛋,據悉這是借用中國「指鹿為馬」這句成語。今天在立法會拉布和準備否決政改的泛民議員,相信不少市民想向他們罵句「馬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