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長江發生特大客輪翻沉事故,暫時只有十多人獲救,其餘四百多名乘客及船員生死未卜,雖然當局出動東海艦隊馳援,但恐怕是凶多吉少。香港人對這場意外感同身受,不僅因為香港曾發生類似沉船事故,更因為香港發展郵輪經濟,意味着事故風險上升,更加需要居安思危。

出事客輪原定由南京駛往重慶,不料在湖北省監利縣水域發生意外。據獲救船長及輪機長反映,當時遭遇龍捲風,郵輪左舷受風,船體向右傾斜並在一分鐘後沉沒。僥倖生還的其他乘客亦證實當時天氣惡劣,狂風暴雨,船體迅速翻沉。國務院暫時將事故定性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故」,並拘禁船長及輪機長協助調查。有外國船舶專家根據照片分析,認為出事船體很高,一般客輪為了能夠增加載客量,往往加高船體從而擴大客艙面積,造成整個船體接受風力的面積過大,如果此客輪真的遭遇龍捲風,那麼很可能是高度問題造成客輪傾覆。

今次事故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有待當局進一步調查,目前最重要的是營救工作。此情此景,令人想起本港二○一二年十月一日南丫島的撞船事故,儘管兩者起因不同,嚴重性也不一樣,共同點則是樂極生悲,事故總是在意料不到的時候發生。事實上,行船跑馬三分險,雖然現在的造船技術、導航手段、救援能力都很先進,遠非鐵達尼號時代可比,但翻船事故仍然不絕如縷,幾乎年年都有:一一年俄國「布加爾號」客輪翻沉,一百多人遇難;一二年意大利「協和號」郵輪翻側,三十多人死亡;一三年非洲馬里沉船,數十人葬身水底;一四年南韓「世越號」沉沒,帶走近三百條人命。踏入一五年,類似事故有上升之勢,在長江沉船事故之前,孟加拉船難造成近七十人死亡,意大利早前亦發生偷渡客船傾覆事故,約七百名乘客只有二十多人獲救。

欺山莫欺水,水看起來柔弱,容易令人掉以輕心,萬一發生不測,死傷必重。血的教訓一再發生,提醒人們必須居安思危,香港海運發達,平時翻船、撞船事故就不斷發生,特別是香港加緊發展郵輪經濟,隨着更多大型郵輪訪港,意外風險隨之上升,港府的應變能力面臨更嚴峻挑戰。

事實上,香港缺乏大型打撈設備,過往曾有外國大型貨輪在本港水域出事,只能請求內地打撈船幫忙,費時失事。上次南丫島海難翻沉的只是小型客輪,營救及打撈工作已是捉襟見肘,萬一發生大型客輪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弗備難,難必至。正如一個人身體虛弱,最容易傷風感冒一樣,香港處於多事之秋,沒有多少人關心經濟民生,而港府被政治問題搞得焦頭爛額,根本無力他顧,各種安全隱患也被拋在一邊,這往往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這從今次港府應對南韓新沙士患者闖境事件錯漏百出可見一斑。政客添煩添亂,政府自顧不暇,市民只能自求多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