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粵劇茶樓文化日漸式微,業內人士直指如今行業回報低,加上年輕人對粵劇的認同程度不高,導致年齡斷層嚴重,不論是觀眾還是表演者大多都是老一輩。現時表演中打賞收入往往只得數百元,且由所有團員平分,有演員直言「是靠着興趣表演」。

表演者的收入低微,主要來自觀眾的打賞。(資料圖片)

百年老字號榮華樓結業。(互聯網圖片)

老字號雲香酒樓亦結業。(互聯網圖片)

作為全廣州唯一仍在茶樓駐場表演的雲峰藝術團團長嘉華表示,粵劇茶樓表演者的行業回報低,以及年齡斷層嚴重,是文化面臨消失的主因,「(年輕人)對(粵劇)文化的認同程度不高,看不到任何有年輕人主動加入的迹象。」

觀眾演員 全是老一輩

據了解,如今粵劇茶樓不論是觀眾還是表演者,清一色都是老一輩,最年輕的女演員亦已抱孫。據悉一般表演者月入僅得數百元,較受歡迎的「折子戲(即戲曲中的精彩段落)」演員亦只有千多元,每場表演的打賞收入平分後,確難維持生計。

此外,廣州近年有不少酒樓為增加生意,都向現代酒樓轉型。有大型食肆的股東坦言,舊時粵劇文化興旺,酒樓才願設置粵劇茶樓,惟時移世易,如今安排表演只會徒增成本,粵劇茶樓消失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