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爭議漸趨白熱化,正反雙方的議題不聚焦。國家官員表態立足於大原則,人大八三一框架不動如山,沒有講價餘地。這份堅持建基於視政改為治權之爭,日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中央當然希望香港社會理解。對此,反對政改的觀點一般力避言指治權,政改溫和派甚至聲言看不到香港有人謀奪治權,當然無法說服朝廷。

佔領行動時暴露的黑金事件以及美國使領人等亮相佔領現場,在在顯示外力不避嫌介入的事實。佔領行動結束後媒體流出消息指,有的學生領袖到台灣「取經」,有的被招攬到美國「培訓」,顯示外力介入未休止,內勾外連依然存在。政改反對派力撐自己人能「入閘、出閘」,覬覦大寶已是司馬昭之心,對此朝廷防範不懈,擔心出現治權旁落。

有論者認為,朝廷手握最終認可權,選出不合意的特首大可拒絕任命,何須怕治權旁落。的確,朝廷可拒絕任命,但同樣會釀成政治危機,因為一旦反中亂港者選出而拒絕任命,朝廷何異自置於選民對立面,自陷與民為敵角色,因此決不想走到這一步,須將無把握的選舉結果阻於「閘前」。

實際上,中國愈能掙脫美國的圍堵,勢必愈刺激美國反制,顏色革命成其策略選項,朝廷對香港控制力稍弱堪為突破口。明乎此,應知朝廷何以寸步不讓,要等最後讓步,機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