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堵截東非難民湧入大費周章之際,亞洲多國也因難民問題頭痛。緬甸內亂,聲稱因回教徒身份被迫害的洛欣亞斯族人紛紛渡海逃亡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緬甸戰亂持續,當代「投奔怒海」遠未到大結局,三國對緬甸難民均態度謹慎,避免陷入人道陷阱。目前仍有數千難民困在泰馬一帶海域,其中一艘載有包括婦孺在內三百多人的船,因缺水缺糧,至少十人死亡。繼印尼後,馬泰均表明不會接收,只會提供給養和藥物,然後拖船出公海。

連一向「見義勇為」的美國也事不關己,打打「有關問題是地區事務,有關國家應協商解決」官腔就算。一向口爽荷包立的聯合國反應最積極,敦促各國讓船民上岸,但沒人理睬。

難民際遇值得同情,但印馬泰的「無情」完全可以理解。泰國總理帕拉育的解釋很有代表性:一旦容許船民臨時棲身,他們既不會離開,亦沒有國家願意收容,可能逗留泰國長達十至二十年。

難民問題一直困擾全球,這方面香港教訓深刻,因為中了英國人「第一收容港」圈套,二十五年間共接收二十萬越南船民。近年忘記前車之鑑,接收大批以酷刑聲請留港的「政治難民」,代價同樣沉重。

收留實質上的經濟難民,等於鼓勵偷渡,港府再不亡羊補牢,香港恐怕會成為國際難民的「理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