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黃斑病變是其中一種可引致失明的眼疾,本港現時約有十七萬名老年黃斑病變患者,每年約有三千宗新症。眼科專科醫生莊志強指,老年黃斑病變一般在五十歲後發生,不少患者有眼矇、影像扭曲情況,但都因為「老咗梗係睇得差」的錯誤觀念而延誤治療。他表示約一成黃斑病變個案「有藥可醫」,惟治療黃金期僅在數星期內,呼籲市民五十歲後,即使視力沒異常也要定期驗眼,有病徵更需盡快求診,及早治療。

老年黃斑病變初期,或只會有眼矇等病徵,市民如感視力有異,應立即求醫。(資料圖片)

莊志強指約一成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反應理想,可考慮停藥。

老年黃斑病變的病徵包括中央視力變得模糊、影像中心變暗、影像扭曲、將直線看成曲線等。莊志強解釋,眼球黃斑區分三層,最表層的視網膜細胞非常活躍,製造不少代謝物,正常情況下代謝物會被清除,但若發生病變,代謝物會積聚在中層色素膜,令色素膜細胞受損。除了高齡之外,有家族病史、吸煙、飲食中長期缺乏抗氧化劑、鋅等營養素,均為高危因素。

一眼病發 難以察覺

九成老年黃斑病變屬乾性,沒特別病徵,色素膜受損速度慢,但可持續惡化,直至喪失視網膜功能,亦有機會演化成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暫沒有治療方法;其餘一成個案屬濕性病變,會急速出現發炎、黃斑區血管增生、血管滲漏等,可短時間內令視力受損,若不及時治療,可致永久失明。

莊志強指,濕性老年黃斑病的治療黃金期為發病數星期內,臨床所見不少個案太遲求醫,主要因為病人最初只有一隻眼病發,另一隻眼的視力會自動補足影像缺損,令病人不察覺患病,至兩眼均有病變,才感眼矇而求醫,較早病發的一隻眼已錯過治療時機。

部分病人又誤以為自己患上白內障等其他眼疾,「可以拖耐啲先醫」,或誤以為病徵是必然的老化過程。他提醒,黃斑病與白內障的最大分別,是黃斑病患者會看見扭曲影像,但部分個案亦的確只會視力模糊,主觀病徵難以判斷。他又指,若眼睛沒有病變,即使到七、八十歲仍可「睇得好清楚」,因此市民如感視力有異,便要盡快求醫,亦應在五十歲後接受定期眼科檢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