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單身漢不滿輪候公屋一等再等,一怒之下申請法援挑戰房委會的計分制。官司結果無法逆料,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終沒有贏家。

公屋是基層市民的福利,在輪候冊申請宗數達到二十八萬的情況下,輪候時間只會愈來愈長。根據現時計分制,家庭申請者可獲優先照顧,家有長者更可獲加分,這是出於人道理由,無可厚非,吃虧的只能是單身非長者人士,每年配額總共只有二千二百個,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以上述單身漢為例,二十五歲開始申請,現在已是三十五歲,仍然望樓興嘆,估計要再等二十年才有上樓的希望。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呢?為了一個蝸居,竟然要用半生去等待,的確令人同情。

不過,將矛頭對準房委會的計分制,恐怕是捉錯用神。就算打贏官司,那又怎麼樣?順得哥情失嫂意,單身申請者可以挑戰計分制,家庭申請者同樣可以打官司,問題沒完沒了,只是窮人鬥窮人罷了。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是將餅做大,加快建屋拓土的速度。事實上,港府也扭盡六壬找地建屋,又是見縫插針,又是寸土必爭,又是填海造地,又是發展新界新市鎮,只可惜在反對派杯葛之下,頭頭碰着黑。港府對「地從何來」一籌莫展,甚麼十年房屋大計都是假的。

政府無能,政客無良,致使房屋問題積重難返。但論及房屋問題的始作俑者,則非前特首曾蔭權爵士莫屬,正是在他任上停建居屋,少建公屋,更沒有進行任何土地儲備,而在勾地表政策下,香港建樓的決定權掌握在地產黨手中,而地產黨的利益自然是物以稀為貴,建房愈少,房價愈癲,利潤愈高。曾蔭權任內維護大商家利益,惡果正不斷浮現。

至於貪曾,任內住禮賓府,下台後雖未能住上近萬呎的深圳禮賓府,但住上了淺水灣近億元的豪宅,現在又想入住四千呎的新界葡萄園。這種大貪官,自是不可能體會無殼蝸牛的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