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過去香港樣樣領先內地,成為不少城市學習的榜樣,可惜近年一味吃老本,以致競爭力每況愈下,內地城市紛紛後來居上,綜合經濟競爭力被深圳超越,就是清晰的警號。

中國社科院公布最新城巿競爭力藍皮書,香港綜合經濟競爭力首次落後於深圳,僅排第二位,十三年來首次失去榜首寶座。儘管香港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仍排第一位,但綜合增量競爭力則由十八位急跌至三十二位。此外,知識城市競爭力明顯落後於不少城市,而爆發佔領行動及連串反水貨客暴力示威,更是令和諧城市競爭力岌岌可危。社科院報告指出,香港過於着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及專業服務五大產業,對具潛力的新興產業關注不足,加上土地及房屋供應嚴重不足,推高租金,更不利新興行業發展。報告警告,香港與內地城巿差距正在收窄,再不抓緊與內地合作機會,日後可能遭邊緣化。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創新科技發展落後,高樓價高租金打擊各行各業,社會陷於政治泥沼不能自拔,這些正是導致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的癥結所在。本報多年來不斷提出警告,可惜港府充耳不聞,如今失去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桂冠,可謂意料中事。以創新科技為例,港府口口聲聲大力支持,年年施政報告都有提及,然而說時漂亮,做時走樣,不僅資源投放不成比例,政策支援更是似有若無,加上營商環境日益惡劣,發展創新科技不知從何談起。最不堪的是,今屆政府有意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竟然受阻於立法會,淪為政治鬥爭犧牲品。香港經濟找不到新出路,只能一味吃老本,何來競爭力可言。

反觀深圳,短短三十年間由僅有三萬人的邊陲小鎮發展成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經濟總量由一點七億元人民幣增至去年逾一萬六千億元,預料今年甚至可以超過香港;尤其深圳匯集了許多國際知名的創新科技企業,南山區已取代北京中關村成為中國的「硅谷」,更是大大增強競爭力。事實證明,深圳成為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的城市,絕對不是偶然。

香港經濟創新不足,連守成也有問題,金融業固然面臨上海、深圳等城市強大挑戰,其他傳統優勢產業如旅遊、航運及貿易等更是四面楚歌。港府昨日公布最新經濟情況,上季經濟按年實質增長百分之二點一,連續兩個季度放緩,成因是外部需求依然疲弱,以及貨物出口未見起色。香港經濟隱憂重重,既是競爭力持續下跌的反映,亦是日漸被邊緣化的結果。

內地經濟崛起,如果香港能夠抓緊合作機會,不難乘搭順風車,走出困局,問題是反對派從中作梗,不斷製造事端,挑撥中港關係,連高鐵一地兩檢也隨時因政治干擾而作罷,香港豈能不沉淪?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預言香港遲早被上海取代,甚至會被併入深圳,如今看來,這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