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連日在全港擺設數百個街站,爭取市民簽名支持政改方案「袋住先」,另一邊廂泛民也落區搞反「袋住先」簽名。近期不同機構的民調顯示,支持政改的民意超過半數,但最新一次三間大學聯合民調顯示,政改支持率下跌至四成多,領先反對率僅僅三個百分點,似乎政府很難透過壓倒性民意令泛民轉軚。

事實上,泛民早已表明即使主流民意支持政改方案,也未必會轉軚。去年佔中前泛民搞了佔中公投,建制派則搞反佔中簽名和大遊行,雖然建制派簽名和遊行人數遠超泛民所搞的公投,但佔中發起人依然去馬。觀察政壇最新動態,包括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來港與各政黨會面,表明「政制能行前一步是好事」,顯示泛民仍未願意改變立場,與民意走向關係不大,而是另有原因。

部分泛民人士其實明白,若今次否決政改,五年後面對同一個中央,以為有機會爭取到想要的真普選根本是自欺欺人。中央官員承諾若通過政改方案,五年後可再優化,但泛民覺得不可信。那麼,泛民既然認為今日中央的承諾不可信,有何理據之後再啟五部曲後中央的話就可信?歸根究柢,通過政改先得到一人一票選特首,泛民雖不滿意卻沒有「蝕底」。

泛民應務實思考如何參與普選這個遊戲?誰是代表泛民出戰一七年特首普選的合適人選?所謂合適,是包括北京認同和泛民共識兩個層次。羅范椒芬點名湯家驊和郭榮鏗可選特首,就是將泛民無法擺上枱面的問題挑明。可惜在目前政治氣氛下,泛民無人敢對政改方案接招還價。香港正處在民主發展十字路口,民主派陣營真的沒有人敢承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