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持續惡化,公屋輪候大軍愈排愈長,港府承諾的三年上樓目標早已淪為空談,單身非長者申請人士上樓更是難上加難。一名輪候公屋近十年的單身漢首次獲批法律援助,擬就房委會的公屋計分制提出司法覆核。然而,不管官司最終誰勝誰負,都無助改變公屋嚴重供不應求這一尷尬的事實。

公屋本來只限家庭申請,但為免違反歧視條例,八五年起開放予單身人士申請,結果令輪候人數大增,近年連不少大學生也加入申請大軍,逼爆輪候冊,公屋輪候宗數已達二十八萬。根據房委會的計分制,家庭申請者可獲優先分配,家庭中有長者的可獲加分,而每年給予單身人士的配額只有二千二百個,對於數以十萬計的單身申請人士來說,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今次提出司法覆核的申請人二十五歲開始輪候,十年來只有一個等字,而且在目前情況之下,估計還要多等二十年才有望上樓,因此對公屋計分制非常不滿,提出司法挑戰。

正如一句經典的電影對白所說: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呢?單身人士輪候公屋不是十年,而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叫人情何以堪 。為了一個蝸居,竟然要半生等待,這的確值得同情。問題是,公屋供應始終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需要,所以一定要有優次之分,目前的計分制雖然不盡合理,但有家庭者獲得優先照顧也無可厚非。事實上,不管如何調整計分制,總會有人不滿意,如果提高單身人士的計分,等於降低家庭申請者的機會,延長他a們的輪候期,這又是否公平呢?單身人士可以提出司法覆核,家庭申請者同樣可以挑戰計分制,問題只會沒完沒了,最後沒有一個是贏家。

說到底,問題的實質不在於計分制是否合理,而在於房屋供應短缺,只有加快拓土建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本屆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的重中之重,積極拓土建屋,奈何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港府的拓土大計掣肘多多,寸步難行,所謂十年建造四十八萬個房屋單位的宏偉目標,隨時淪為畫餅充飢。

事實上,一三至一四年度新建成公屋單位只有九千九百個,連同回收單位亦只有共兩萬五千個單位可供編配,遠遠落後於既定的目標。僧多粥少之下,平均輪候公屋時間一再延長,已由三點二年增至三點三年,將來還可能進一步延長,單身人士想上樓幾乎是絕望。雖然房委會近日大派定心丸,揚言五年後每年可供編配的公屋達四萬個,可望恢復三年上樓的目標,但觀乎房委會的往績,何德何能將公屋供應量增加近一倍呢?

可以說,香港的政治環境一日不變,反對派阻撓施政一日不改,港府的房屋大計都無法落實。無殼蝸牛與其埋怨計分制不公平,窮人鬥窮人,不如化憤怒為選票,將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的搞事政客趕出議事堂,社會才能重新聚焦於經濟與民生,積重難返的房屋問題才有解決的希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