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落幕,保守黨「爆冷」取得壓倒性勝利,首相卡梅倫連任,更可獨立組閣。投票結果與選前預測大相逕庭,傳媒和民調機構遍地找眼鏡。

輿論關注點除下任政府「新政」外,更多是放在為何大小民調全部失準。民調機構通常自稱誤差率為百分之三,今次英國大選的結果打破了「神話」,再次證明民調不代表民意。有分析將驚人誤差歸咎最後一刻力撐保守黨的「隱形支持者」,接受調查時「口不對心」。

這種假設只有在這類「秘密擁躉」為數不少,且具極高政治智慧與技巧的前提下才成立,這事顯然不是事實。須知接受隨機訪問與到票站投票,心態完全不同,前者講當時當刻心情,回答問題可能是一時發洩,後者涉及投票者切身利益與社會福祉,須全面衡量利弊,結果可能差天共地。

更何況,許多民調已淪為政治工具,傾向性明顯,問題設計誤導性強,甚至讓人一聽民調機構名字就反感。問者不中立,答者又何須認真?

本港政改爭拗鬧得不可開交,各類民調結果迥異,叫人無所適從。不少市民患上「民調冷感症」,你隨機訪問,我隨意亂噏,民調結果可信程度不言而喻。尤其那個名為「學術機構」,實為反對派宣傳工具的「計劃」,不過「真實謊言機器」而已。民調如浮雲,你認真就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