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既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本港旅遊業的寫照。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內地客大舉血拼的豪情不再,旅遊區稀稀落落,店舖門可羅雀,商家愁雲慘霧。「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旅遊及零售業步入寒冬已成共識。

今年五一是「一周一行」簽證實施後首個小黃金周,訪港旅客數量雖然仍有上升,可惜不少是過境客,並未在港過夜及消費,就算是來港旅遊的客人,消費意欲也明顯下跌,過去大包小包搶購的一幕已成絕響。旅遊界立法會議員指出,四月是傳統商務旺季,但今年不同往年,酒店入住率跌幅高達一成,服務內地客為主的賓館,跌幅更達三至五成,可見情況嚴峻。

黃金周不見黃金,原因是多方面的。港幣升值,周邊地區貨幣貶值,令香港貨品吸引力大減,加上租金高企,物價貴過人,購物天堂一去不復返,旅客「識得揀」,怎麼會來香港?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佔領鬧劇落幕後,激進組織又發起連串針對內地旅客的暴力示威行動,「趕客之都」臭名遠揚,不管當局投放多少資源宣傳香港,也是事倍功半。日本、南韓近年旅業火爆,日本上半年零售額更急增六成多,內地客甚至出動貨櫃滿載而歸,其實間接是沾了香港為淵驅魚的光。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對於五一假期旅遊區熱鬧不再,零售業生意下跌,三成四受訪市民擔心零售業可能出現倒閉裁員潮;三成三憂慮人流減少引起連鎖反應。事實上,為了力挽頹勢,港府與業界聯手推出「開心著數大行動」救亡,包括酒店減價、旅遊熱點賣大包、一元鮑魚等等優惠,可惜反應依然欠佳,旅行社接團數字更是大幅下跌。對此,兩成一受訪市民指情況反映零售業雪上加霜;四成指是因為日韓貨幣貶值搶客。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界經濟論壇最新《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本港整體排名不敵主要對手新加坡,「貨品價格」競爭力排名更急跌近百位,全球倒數第十五位。旅遊與零售業是經濟的晴雨表,旅遊及零售業跌跌不休,不知伊於胡底,其實也是整體經濟競爭力每況愈下的縮影。

與香港旅業不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旅遊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繼上海、廣東、福建、天津等地成立自由貿易區,中央為了刺激內需,又決定調減部分進口消費品關稅,並在口岸增設免稅店,內地民眾購買外國貨品的渠道只會愈來愈多,香港的吸引力只會買少見少。假以時日,內地市場不斷發展成熟,香港人討厭的水客現象將自動消失,那時就是香港真正的邊緣化。上述調查發現,兩成七受訪者覺得香港優勢漸失;三成四認為會削弱香港競爭力,擔心香港被邊緣化的也有兩成七。

聲譽易毀難建,財神易送難請。香港優勢不再,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若不知反思,任由激進分子繼續胡鬧,遲早「求仁得仁」,應驗回歸前洋人「香港已死」的詛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