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碧怡報道】小朋友充滿好奇心,容易因碰碰撞撞而受傷。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科學系分析近二百五十宗小童手指受傷個案,發現大部分傷者在五歲以下,六成多個案被門鉸邊位夾傷,右手常被夾,中指、尾指最「高危」。通常因另一名兒童關門,傷者不慎將手指放在門鉸邊位而中招,兩組研究相隔五年,但個案無顯著減少。醫生提醒家長,手指受傷個案中,最嚴重要切除手指,需做好家居防夾安全措施,防悲劇發生。

家長應善用家居安全的裝置,防止子女受傷。(資料圖片)

小朋友充滿好奇心,容易因碰碰撞撞而令手指損傷。(資料圖片)

中大矯形及創傷科學系團隊包括廖泳康醫生、何百昌教授等人,分析○三至○五年(第一組),以及一○至一二年(第二組)因為手指受傷而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的兒童個案。

第一組及第二組分別涉及一百三十七名及一百零九名小童,年齡均在十六歲以下,團隊要求病童家長填寫問卷,紀錄他們的受傷過程、傷口的位置,以及家長的跟進工作。

專家:家居勿裝自動門

研究發現,兩組兒童受傷原因相似並以幼童居多,分別有六成七及六成九的意外發生在家中,三成三及四成一人被門夾傷手指,亦有一成幾人的手指被切傷,其他受傷原因包括運動創傷、跌傷、撞傷手指等。整體而言,有六成個案被門鉸邊位夾傷,常因另一名兒童關門時造成,其中六成發生時有成年人在場。

按傷勢輕重分類,兩組人分別有約三成及近五成屬較輕微的甲床損傷,嚴重至骨折亦分別在兩成四及近五成,亦有一成多個案需要切除手指並做重建手術。

可幸的是,大部分病童康復進度理想,九成半以上傷者的傷口不再痛楚,對日常生活沒影響。有關研究已刊登在網上版的《香港醫學雜誌》。

負責研究的專家估計研究個案僅屬冰山一角,而兩段研究相隔五年,同類意外沒有顯著減少,家長應更加留意。

專家亦建議家長可善用巿面方便又廉宜的家居安全裝置,例如門鉸位防夾裝置、防止突然關門的三角制門器,而緩衝器亦可減慢關門速度,不過應該避免使用自動門,以減低意外發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