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從事式微行業,重燃香港情懷。上世紀八十年代,鐘錶業和製衣業是令本港經濟起飛的兩大巨擘,隨着成本高昂和經濟轉型,兩者相關行業發展已大不如前。不過人稱「靚仔」的楊德輝,七年前拜師學藝後,在街頭當起「整錶師傅」,一改行業「老餅」形象,由於年輕有禮換來街坊支持,更為開舖夢而奮鬥。同樣靠雙手撐起老行的「板仔」楊子健,為承傳父親遺願,在樓梯底接管「不賺錢」的生意,幫街坊換拉鏈和配鈕扣,更將拉鏈設計融入藝術創作中。業界人士希望政府能加強推動這些式微行業,鼓勵多些新一代入行,令它們再發光發熱。

80後「整錶師傅」Marco樣子俊俏,希望憑着一技之長創出一片天。

楊仔為了延續父親的精神,現時在紅磡的唐樓樓梯底從事衣物配飾生意。

Marco的生財工具,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80後Marco在機緣巧合下學識維修鐘錶,做街邊「師傅仔」至今已有七年。

楊仔平日愛在店內「搞藝術」,部分作品包含拉鏈元素。

平日不少街坊會與楊仔在店前「打牙骹」(紅圈示)。

錶檔「周柏豪」:夢想開舖

「靚仔,幫我隻錶換粒電吖!」下午時分,不少黃大仙街坊專程來到龍翔道,光顧他們口中的「靚仔」師傅。這名衞衣打扮的後生仔與傳統的修錶檔有點格格不入,但他換零件、整錶帶等技術卻有板有眼。

貌似藝人周柏豪的80後楊德輝(Marco),中五畢業後曾任藍、白領工作,約六、七年前因失業遂決定小試牛刀,經父親介紹下,向他的友人拜師學習鐘錶維修。半年後他學有所成,欲開檔發展自己事業,但因資金不足,惟有在戶外擺檔做生意。

月入兩萬養到家

Marco憶述最初在黃大仙天橋底擺檔,經常被食環署小販管理隊「招呼」,捱了不足一個月,便租用附近一間機舖門外的位置擺檔,總算有瓦遮頭,但租金由最初的每月一千元加至現時的三千元,幸好檔口不乏捧場客,他謙稱月入兩萬元左右,「算係養到家。」

Marco樣子俊俏,年輕的雙手卻飽歷風霜,採訪時更被鉗子夾到手指流血。他表示每日朝十晚七,刮大風、落大雨均年中無休,「唔好以為呢度灰塵滾滾,其實幾冬暖夏涼。」 他指開檔多年,早已習慣這裏的人和事,一些熟客更厚待Marco,「佢哋路過會買杯奶茶、麵包請我食。」

擺街整錶師傅一向予人感覺「老餅」,Marco尤幸得家人支持,他慨嘆這種擺街式整錶檔將成夕陽工業。談吐踏實的他笑言,現在希望盡快開舖落腳,為工作找個「歸宿」。

「板仔」換拉鏈:子承父業

在紅磡寶其利街一幢唐樓的樓梯底,有一間僅三十平方呎專賣衣飾配件的服裝用品店,一位「板仔look」打扮的潮人,忙着修理街坊拿來的手袋和衣物拉鏈。「街坊多叫我『楊仔』或『鴻仔』,因為我係楊鴻業個仔。」四十歲的楊子健在中三畢業後,輾轉做過不同工種,後期轉職超市倉務員,一做便十多年。

閒時DIY飾物出售

不過在三年前,父親因病去世,其遺願是希望店舖「門常開」,眾多兄弟姊妹中,只有楊仔自薦看守「大本營」,由他延續「大楊」的精神。「個腦浮現番所有換拉鏈嘅記憶,跟住就識喇!」楊仔指兒時經常在舖頭流連,目睹父親每天修理過百條拉鏈,到他接手時,很快便上手;雖然他身後上百個抽屜,放着成千上萬粒鈕扣,但他自誇「搵鈕冇難度」,因這裏貨品的陳列五十年不變。

店前一張滑板製成的櫈亦非「冷板櫈」,楊仔表示,平日前來「打牙骹」的街坊較多,途經店舖時總會來「打躉」,楊仔便會「啤一啤」跟他們閒聊一番。不過其收入並不可觀,月入僅有四、五千元,他稱幸好店舖早已買下,否則難以堅持父親的遺願。

楊仔坦言,專售配件的老舖已是強弩之末,莫說批發,連修讀服裝設計的學生亦不會在此採購,實在無辦法令生意有起色,但他閒時會在舖內製作手作飾物出售,又會畫畫和整風格獨特的人偶,當中的作品更有拉鏈元素,他笑言不論工作或興趣,自己已離不開拉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