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是平息紛爭的工具,本意是令社會更加美好,可惜在香港,政治卻令社會變得更加混亂,更加醜陋。尤其隨着政改爭拗進入白熱化,社會日益撕裂,吵鬧不休,幾乎永無寧日。

目前支持與反對政改「袋住先」的民意陷入拉鋸,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等多名港府官員昨日分頭落區推銷,豈料觸發官民對罵的罕見場面。一名持反對意見的市民攔途截停高永文,高聲叫囂,高不忿受辱,追前據理力爭,最後氣沖沖地轉身離開。高永文事後承認,由於對方表現激烈,不給他空間對話,令他控制不了情緒,希望社會理解。

見微知著,這雖然只是整個政改爭拗中的一段小插曲,但足以反映社會何其撕裂,政治對立何其嚴重。香港一向是多元的社會,講求包容、理性和法治,過去的成功正是建基於這些核心價值,可惜隨着社會愈來愈政治化,激進勢力抬頭,理性逐漸消失,核心價值所餘無幾,港府高官連日來遭激進示威者圍追堵截,羞辱謾罵,就是典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高官落區只會激發更多爭拗,觸發更多衝突,引起更多混亂,無助達成共識,反令社會更加撕裂。

事實證明,泛政治化猶如世紀病毒,勢必令香港走向沉淪。君不見,整個社會為政治問題爭拗不休,除了造成政局紛亂動盪,更加導致經濟民生日漸凋敝,反對派拉布阻撓施政,激進派反水貨趕客,就是政治損害民生的鐵證。最令人擔心的是,人人淹沒在政治狂熱中,對於經濟下滑的危機,不是懵然不知,就是知而不理。五一長假期市道慘淡,有多少人在乎呢?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有多少人關心呢?內地多個省市相繼成立自貿區,有多少人擔心香港遲早被邊緣化呢?政治不能當飯吃,當整體競爭力被周邊地區大幅拋離,香港淪為沒落之城,就算有所謂的「真普選」,又有甚麼意義呢?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新加坡許多客觀條件不及香港,發展卻一直跑贏香港,正是因為沒有政治干擾,社會團結一致,專注於經濟及民生。二○○三年至一四年間,新加坡的GDP增加兩倍,而香港只增長了七成,兩者不可相提並論,難道不值得港人反思嗎?最諷刺的是,如今連內地城市亦紛紛迎頭趕上,莫說北京、上海的經濟總量早已後來居上,深圳、廣州、天津等亦步亦趨,超越香港只是時間問題。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香港由經濟城市淪為政治城市,由理性社會淪為反智社會,實在令人扼腕。反對派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把政改拉倒不會罷休,社會勢必更加撕裂,更大的亂象還在後頭。

激情過後總須歸於平淡,瘋狂過後總須回復理性。佔領之亂結束後,政治鬥爭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香港紛紛擾擾,究竟何去何從,既令人迷惑,更令人擔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