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終不改,人事費興亡。人生有跌宕起伏,一個城市有興衰起落,香港憑藉各種歷史機遇,曾創造出令人欽羨的經濟成就,成為享譽全球的國際都會,可惜時移勢易,近年隨着整體競爭力不斷下跌,經濟民生每況愈下,彷彿盛極而衰,旅遊業四面楚歌便是最明顯的徵兆。

今日是「五一」長假期的開始,本來屬於傳統旅遊旺季,往年這個時候,大型商場及各旅遊景點總是擠滿內地旅客,旅遊及零售等行業一片暢旺。然而今年卻是另一副景象,在各種負面因素困擾之下,估計整體旅客下跌一至兩成,內地旅行團大跌三成,酒店訂房由去年的九成跌至八成半,業界普遍看淡五一市道。入境處資料顯示,三月份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八點七,是六年來首次錄得按年單月跌幅,其中內地客更加勁減一成,足證客量減少已是大勢所趨,不管業界如何救亡,不管港府如何推廣宣傳,恐怕亦無力回天。

本港旅遊業猶如陷入泥沼,一步步墮入深淵。「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帶出香港不歡迎內地客的訊息,減少水客的同時,亦嚇走真正的旅客;而繼上海之後,廣東、福建、天津相繼成立自貿區,內地人不乏購買外國貨品的渠道;近日中央又宣布調減部分進口消費品關稅,本意為刺激內需,實際上抵銷了香港的優勢,不僅到香港購物的吸引力大減,連在邊境開設購物城也顯得多此一舉。難怪有關政策甫出台,本港零售類股份應聲插水,連累收租股也重挫,真可謂一損俱損。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本港旅遊業不斷萎縮,周邊地區卻屢創佳績,日本第一季旅客消費額增長六成四,創下歷來新高,其中單是中國旅客的消費就佔了四成。毋庸置疑,香港與日本的旅遊業此消彼長,除了匯價的因素,更因為香港自己不爭氣,由「好客之都」淪為「趕客之都」,令人望而生畏;而五一長假前夕主要旅遊景點昂坪纜車發生事故,被迫停駛至下月十二日,更是連運氣也輸掉。

一葉知秋,旅遊業走向下坡,恰恰是香港步向衰落的縮影。最可悲的是,部分港人不知末日將至,還自我感覺良好,不是宣揚本土化,就是鼓吹港獨,以為內地沒有香港便不能生存似的,這何只是井底之蛙,簡直是愚昧無知。正如有人指出,回歸之初香港經濟產值為全國的兩成,現在已跌至百分之三,預料十年後更會跌至百分之零點三至零點四,香港的重要性愈來愈微不足道。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憑甚麼與中央討價還價呢?

流水落花春去也。香港曾經風光過,亦曾經對內地經濟發展發揮巨大貢獻,但這已是以前的事,今日香港若沒有內地支持,恐怕連喝水也成問題。不難預料,香港繼續自高自大,坐井觀天,不僅旅遊業無以為繼,整個香港也會不斷沉淪,遲早淪為中國三流城市,甚至重返小漁村年代,只能供人憑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