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決定,部署完善消費品進出口相關政策,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圍繞這一決定,配套五條措施。

這五條措施分別是:六月底前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逐步擴大降稅商品範圍;完善服飾、化妝品等消費稅政策,統籌調整徵稅範圍、稅率和徵收環節;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進一步推進境外旅客購物通關和退稅便利化;制訂支持跨境電商進口的檢驗檢疫政策,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

很明顯,這些措施是針對內地經濟不景氣,要以刺激消費為手段促進經濟發展。但在同時,香港卻躺着中槍,伴隨着內地降關稅增免稅等政策的實施,香港「購物天堂」的地位勢必受到影響,進而香港經濟受累和香港地位進一步邊緣化,如此趨勢已無可逆轉。

統計數據表明,去年共有五千萬人次內地客前來香港,較前年提升了三個百分點。開放個人遊以來,香港零售額翻了一番,直接旅遊收入高達三千四百六十二億港元。儘管個人遊近年來旺丁不旺財,內地客人均在港消費僅為二千港元,但香港經濟始終缺少其他內生動力,個人遊的興衰因而相當程度上決定香港經濟的發展。

去年以來,「佔中」、反水客前後發生,「一周一行」現又實施,個人遊進入縮水期。業界估計,今年「五一」內地前來香港的遊客至少減三成,零售業和旅遊業為此苦惱不已。但對於香港經濟來說,壞日子才剛剛開始。國務院通過的這些決定,目前細節欠奉,實施程度和時間表也都是未知數,不過,減少居民境外消費、刺激國內消費增長,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去年,內地客境外消費達一萬億元人民幣,香港佔去了約十分之一。今年這一千億元篤定不保,至於能剩下多少,這就要看內地如何降關稅增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