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程派青衣劉桂娟在微博上秀了一張「點翠頭面」照,聲稱「這一頭點翠頭面,十幾年前買的,……八十隻翠鳥翅膀下的一點點羽毛,經過點翠師傅的加工,變成有流動光澤的頭面……」劉沒料到,這番表白居然引發一場口水戰,環保人士更質疑其殘忍。

劉桂娟見禍從口出,連忙聲稱自己「只是個戲子」,試圖息事寧人。令人費解的是,新華社居然刊發文章《是是非非話點翠》,極力為點翠辯誣。

新華社稱,動物保護人士偷換概念,把廣義的翠鳥和受保護的翠鳥,以及用以取羽製作點翠頭面的翠鳥混為一談;又稱,儘管現在無從考證古代匠人製作點翠飾物的羽毛取自哪種翠鳥,但估計取自普通翠鳥的可能性最大。而普通翠鳥現在依然保持較大種群分布,足證從翠鳥身上取羽不會給普通翠鳥帶來滅種之災。

新華社不及細查上述話語的漏洞,兀自辯道:包括點翠之類的物品凝聚了中國傳統技藝的文化精粹和魂魄,若不加以珍視與挖掘,京劇最終將失魂落魄。

實在滑稽,若以上述高論來推導,國家明令禁止虎骨、麝香入藥,豈不是令中醫魂魄盡失、徒有其表?

謬論不值一駁,但是其中表露出的殘忍態度卻令人不寒而慄。有網友質疑做點翠頭面為何一定要活生生地拔下翠鳥羽毛,文章顧左右而言他,提到戲劇人物頭上的翎子必須從活雉雞身上拔下來,「死了的雉雞身上取的翎子絕對豎不起來」。現在用替代品做翎子並非難題,但是網友的提議遭到拒絕:那還是京劇嗎?這種說法完全無視京劇兩百多年的發展史實則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國人天性中,不乏殘忍的一面,這在飲食烹飪中表現的最為突出,人們大多對此熟視無睹。不過,一個國家通訊社竟然如此缺乏現代文明理念,以維護傳統為名,主動跳出來為殘忍行為張目,當真是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