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是老生常談,但於泛民身上看似未有類似基因,關乎二○一七年特首普選的政改方案,按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框架制訂出台後,一連串政治騷連續上演,大批泛民離場抗議,表明否決人大「八三一」決定政改方案,其中被視為政府「撬票」目標的民主黨再發功,前晚中委會一致通過否決政改方案。

有一心想促成政改向前走的政界中人,勾畫出白鴿黨每次遇各界質疑否決政改決心,或被發現有支持有條件袋住先的「異見」聲音時的軌迹,綜合而言有兩大招數,一是第一時間有人跳出來重申立場或發出新聞稿。

就此,政圈中人看在眼內就搖頭嘆息,一方面認為以上舉措進一步把該黨已愈來愈狹窄的政治空間加以壓縮,迴旋空間近乎零;另一方面也把黨內温和「異見」人士愈逼愈急,一是不回擊,一回擊就是致命一擊,除了在政圈繼續製造輿論,會員大會或是「翻盤」的重要戰役。

在政治低氣壓籠罩政圈下,大批泛民的取態固然令人洩氣,但似乎仍有一絲曙光,第一是體現於泛民的綑綁疑有瓦解先兆,先有温和泛民議員鼓起政治勇氣,表明不再參加否決政改聯署,料對其他有類似想法的同道中人有鼓舞作用。

第二,內地收風人繼續密密收風,於口袋裏主要袋住多個問題,最顯而易見的是,泛民在人大「八三一」框架外有甚麼開價。

舉例指,泛民要求中央承諾二○一七年特首普選非終極方案,內地收風人指其實京官早前已有類似表述,只是泛民聽不入耳,如果要再次表述,誰人是合適人選,並進入各方視線眼球且達到預期效果。

內地收風人另一關注是佔領行動會否捲土重來,「雙學」會否再次是行動的前鋒,特別是受退聯潮影響的專上學生聯會,於學界還有多大影響力及號召力。

不過話說回頭,要有突破一隻手拍不響,比較一○年政改與是次政改,當年有港府高官與政黨代表電視辯論,後有白鴿黨「一人兩票」方案獲接納,又有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為中間人;今次政改方案,政府一早表明不作電視辯論,温和泛民議員有否足夠政治勇氣回應時代呼喚,開價還價,否則成為歷史會記上一筆,誰是令政改原地踏步的始作俑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