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道】日日運動身體好,但每日要做幾多運動,才可以減低死亡風險?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做運動時數與死亡率關係時,發現現時各國衞生部門建議每周最少做一百五十分鐘運動的時間,還未達致最佳的預防死亡水平,研究指出每周做四百五十分鐘運動,即每日做約一小時運動,可減低三成九早死風險。但工作繁忙的都市人運動時間不多,專家建議盡量每周最少做一百五十分鐘運動,當中有二十至三十分鐘應為強度運動。

研究指每周運動四百五十分鐘,可減死亡風險三成九。(資料圖片)

快速游泳亦屬強度運動。(資料圖片)

多做運動可避免患上長期疾病,從而減低死亡風險。世界衞生組織亦建議十八至六十四歲的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或最少七十五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運動。不過,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更佳的運動時數。團隊分析當地六十六萬人的運動喜好,當中大部分人是中年人。研究人員按運動量將受訪者分成不同群組,比較各組在十四年間的死亡率。

結果發現,從無做運動習慣的受訪者,死亡風險是各組之中最高,有少量運動的群組,死亡風險較無做運動低兩成。合乎世衞建議、每周做一百五十分鐘運動的群組,十四年內死亡風險較從無運動的人低三成一,不過,若每周做四百五十分鐘運動的人,死亡風險還要低,比從無運動者低三成九。分析又發現,增加運動強度更加有助減低死亡的風險。

66%港女不達標

香港人的運動量又有幾高?根據衞生防護中心一二年的數字,二千多名受訪男女中,分別有五成三男性及六成六女性體能活動量無達到世衞建議,而且過半數男女,在三十日內每周做不夠一次運動,女性尤其嚴重。有外國專家表示,澳洲亦曾有研究分析二十萬名當地成年人的運動習慣,發現花三成運動時間於強度運動,可降低死亡風險百分之九,所以運動不單要計時數,還要選擇強度,例如每周一百五十分鐘的運動中,應至少花二十至三十分鐘在強度運動,例如快跑、打籃球、快速游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