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的沙士危機,有人形容是「百年一遇」的災難,當時的光景,本地不少旅遊從業員至今仍談虎色變、不堪回首。但早前只消一群百多人的激進分子在街頭吵吵鬧鬧,便足以將沙士之災的破壞力重演一遍,香港旅遊業又要再受嚴峻考驗!

上月訪港旅客按年下跌了百分之八點七,內地客的跌幅更接近一成。近月來一浪接一浪的反水客示威、當街羞辱內地人的過激行為,最終可能要讓全港市民一同付出代價。

有人認為,內地客減少來港原因眾多,其中英國、法國、日本、南韓等地的幣值下降,也是關鍵因素云云。對此,我認為只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因為到訪澳門的內地遊客,同期卻錄得升幅。港澳兩地的幣值相近,對方近日亦沒有新增的大型景點,結果仍是人升我跌,這明顯是香港的自家問題。兩者最大不同,是澳門沒有侮辱遊客的激烈示威,港人今番是苦果自嘗,悔之已晚!

我從不否認水貨客氾濫成災是香港的大問題,但問題其來有自,想解決便不能操之過急。港人不滿內地的水貨客阻街,是有一定道理,但畢竟「過門都是客」,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人家惡言相向,更不可拳腳相加,本地一些憤青的行為明顯是過火。事情經網絡廣傳後,遊客對香港自然望而生畏,水貨客固然減少了,真正的旅客也會裹足。但恰當的火位又該如何拿捏?那就得靠思想成熟的人作指導了。

換作是在昔日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老人家見憤青們的行為一旦越軌,他定必馬上大力遏止。只開罪百多個頭腦發熱的年輕人,卻能救回一地的旅遊業,兩者孰輕孰重?有智慧的人自會懂得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