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雨季將近,為解決跑馬地水浸問題,渠務署的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第一期將於本月底完成,三萬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屆時可投入運作。跑馬地地下蓄洪池是全港首個裝有智能水閘的蓄洪池,水閘會按實際洪水量及下游排水量自動調校閘門位置,料可抵擋二十年一遇的暴雨。到一八年雨季前完成的第二期工程,蓄洪池面積會擴大至六萬立方米、相當於二十四個標準泳池,防洪能力可提升至可抵擋五十年一遇的暴雨。

蓄洪池結合裝有智能水閘,可自動按洪水量及下游排水量調校閘門位置。

渠務署署長鍾錦華指,位於跑馬地馬會中央球場下的地下蓄洪池第一期工程,耗費逾十億元,由於裝有智能水閘,令蓄洪池的佔用空間得以縮減。他說,經過多項防洪改善工程,渠務署已消除了一百二十一個水浸黑點,屯門新村的水浸黑點亦已被剔除,令水浸黑點減至只餘十個。

施政報告提及在新發展區的排水計劃中加入活化水體意念,鍾錦華透露今年底署方會推展相關研究,預計費用為八百萬元,包括活化東涌河,研究建造河道公園,促進生物多樣性。該署亦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蓄洪湖與蓄水池綜合水體計劃,並在周圍興建公園,讓居住鄰近樓宇的市民可欣賞湖景,並計劃活化翠屏河,增建跨河行人天橋、河岸走廊及綠化平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