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米字旗除下,五星紅旗升起,香港便無法擺脫中國的影響。」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病逝,留下的豐功偉績毋庸贅言,其實他對香港的點評同樣字字珠璣,尤其是中港關係看得更加透徹。他曾預言香港的地位在十至十五年內被上海取代,香港甚至會被併入深圳,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新加坡由蕞爾小國一躍而成亞洲經濟強國,擁有與國土面積不相稱的國際影響力,李光耀居功至偉。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李光耀是「締造者」、「戰略家」和「政治家」;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崇他為「真正的歷史巨人」;已故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曾直言「李光耀的預言從沒出錯」,足證其地位舉世公認。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李光耀已首次引用「雙城記」來形容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的競爭和合作關係。事實上,香港和新加坡的相似之處的確頗多,例如都是彈丸之地,都是前英國殖民地,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過去香港發展獨佔鰲頭,辦事效率更令李光耀驚訝不已,從房屋到金融體制,新加坡借鑑香港的地方很多。可惜時移勢易,新加坡後來居上,這從多個國際競爭力排名都反映出來。

香港成為雙城競爭中完敗的一方,癥結在於政治爭拗。九二年李光耀出席港大校慶演講,已明言「香港沒必要在政治上挑戰中國」,又指中國「只想香港成為中國的經濟模範」。他一再提醒港人,應該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誰是其「再生父母」。來自中國的支持,使香港繁榮,但中國給予的,亦可隨時停止。他更以家喻戶曉的希臘神話《木馬屠城記》忠告港人,切勿以為用一己之力,便可改變中國體制。他認為香港反對派堅持反中立場沒有出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仗着英美撐腰與中央對抗的想法只是「垃圾」,因為沒有北京首肯,香港根本不可能落實民主政治。

事實證明,李光耀所言非虛。香港回歸十八年,亂足十八年,除了港府管治無能,更大原因是香港有相當一部分人拒絕面對政治現實,狂妄地以為香港有本錢跟內地搞對抗。佔中失敗已足以說明一切,反對派企圖脅迫中央接受所謂「真普選」,只能自取其辱。至於激進分子搞港獨,更是以卵擊石,試問本港七百萬人能抗衡內地十三億人嗎?何況支持港獨的人只是少數。可以斷言,反對派如果仍然幻想中央會讓步,撤回「八三一」決定及重啟政改五部曲,只是癡人說夢,政改一旦一拍兩散,損失的只是香港而已。

正如李光耀所說,香港商界除了物業發展商和市場炒家,甚麼都沒有。從上海自貿區到廣東自貿區相繼投入運作,香港很快被上海超越的勢頭愈來愈明顯。其實,香港沒有的又豈止實體經濟,更沒有如李光耀這樣的政治家,反之鼠目寸光的垃圾政客卻有一大堆。港人繼續昧於大勢,沉迷於政治爭拗,不僅被新加坡愈拋愈遠,最終亦只會被淹沒於中國崛起的洪流之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