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龍」侵佔本港山頭!近月接二連三發現俗稱五爪金龍的水巨蜥及綠鬣蜥出沒,疑是遭人棄養。本報追查後揭發,爬蟲寵物棄養問題日趨嚴重,其中曾流行一時、有中國水龍之稱的長鬣蜥,近年被人於港九新界多處山頭放生,之後更極速繁殖,建立族群,本報在其中一個放生點發現四隻中國水龍活動,專家更估計該處至少有三十條聚居,因屬外來物種,且為肉食性,食量驚人,擔心牠們捕食本土生物,嚴重威脅本港生態。牠們對人類雖然沒有攻擊性,但若有人企圖在野外捕捉,亦會出爪還擊。

中國水龍入侵港九新界多處郊野地區,恐威脅本土生態。(受訪者提供)

近年中國水龍被人於港九新界多處放生,對郊區生態做成影響。(資料圖片)

中國水龍棲息地附近有短腳角蟾居住。

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宋亦希指外來物種對本土生態有潛在危險。

巴西龜(箭嘴示)是本港最廣泛的入侵爬行類動物。

早前有南美綠鬣蜥流落大埔鄉村。(資料圖片)

本港亦有分布的緬甸蟒曾入侵美國,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資料圖片)

學者調查發現,港島南區山邊,中國水龍族群最少有三十隻。

食蛇蛙鳥 會爪傷人

中國水龍原產於內地廣西、泰國及越南等地,成年後身長可達一米。年幼時,牠體形細小,身呈翠綠色,討人憐愛,因而被運往世界各地作寵物飼養。十多年前,本港曾流行飼養中國水龍,但熱潮過後,不少中國水龍遭人棄養,於郊野放生。近十年,有本港爬蟲愛好者已在青衣山邊發現中國水龍蹤影,之後陸續在沙田、港島南區等郊野地區發現牠們出沒甚至聚居,範圍可謂遍布港九新界。

外來物種 可長一米

本報記者在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宋亦希帶領下,往港島南區一個山邊追尋「龍」蹤。因中國水龍擅長爬樹,且具保護色,在草叢間難以察覺,沿途細心觀察,終於在溪邊的樹梢上發現兩條翠綠色的中國水龍,而在約三十米以外另有兩條在棲息,四條中國水龍全部長約二十至三十厘米,宋表示該處過往發現的個體最長可達一米的成年中國水龍,除了蟒蛇外,幾乎沒有天敵。他續稱,中國水龍為肉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糧,但成年後就可能捕捉蛙類、蛇類,甚至雀鳥,對人類雖然沒有攻擊性,但若有人在野外捕捉,亦會出爪還擊。

宋亦希指過往亦有調查發現,該處至少有三十條中國水龍聚居,部分屬幼體,更有雌性懷孕,顯示中國水龍能在本港野外繁殖兼形成族群。他解釋:「可能佢原生環境同香港相似,所以可以喺香港繁衍。中國水龍係外來物種,又係肉食性,佢會同本土爬蟲動物爭食,捕食本土原生動物,甚至將外地寄生蟲或病菌帶嚟香港。」

宋與記者追蹤中國水龍期間,同時在中國水龍棲息地附近發現不同生物,如大綠臭蛙及體形只有拇指大的短腳角蟾。短腳角蟾屬本港原生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其保護狀況為瀕危,但牠與中國水龍毗鄰而居,加上體形細小,本土瀕危物種隨時成為「過江龍」的點心。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主席楊嘉文表示,每年都有大批爬蟲類動物被遺棄,部分人更放生至郊外,令外來物種侵佔本土郊野。他表示:「飼養爬蟲類需要嘅空間好多,好多人嫌爬蟲類成年後體形過大而遺棄,近十年唔興養中國水龍,野外啲中國水龍應該係多年前棄養,我哋每年都接收百幾隻被棄養嘅爬蟲動物,主要係巴西龜,亦有中國水龍同埋綠鬣蜥等大型蜥蜴,而郊野遺棄爬蟲動物更無從估計。」他呼籲市民飼養爬蟲動物前要先了解習性,避免將來棄養。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指出,本港間中發現中國水龍及綠鬣蜥等外來爬行動物,而於郊野公園放生爬行動物並不觸犯法例,但該署一直教育市民不要放生,尤其是外來物種,以免影響本地生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