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鼻吸食的鼻煙,於清末民初的內地及香港曾盛行一時。有研究本港歷史的學者指,二戰後港英政府實行多項政策,杜絕民間吸食鼻煙,令吸食人數大大減少。

當年鼻煙的主要成分,為磨成極細粉末的煙草,再加入麝香等藥材調和而成。鼻煙起源於美洲,其後輾轉傳入歐洲,再於明朝年間傳到中國。由於早期鼻煙均在歐洲製造,價格高昂,故只有商賈及貴族等才有能力購買,及至清朝,有商行利用國產煙葉原料,仿製進口鼻煙,鼻煙才開始在社會上普及起來。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主席梁炳華指,及至清末民初,鼻煙於華人社會仍然流行,惟至二戰後,鼻煙價格急升,大部分人都無力負擔,加上港英政府實行多項政策,如加強教育等,終令本港吸食鼻煙人數減至極低,「反而係用嚟儲存鼻煙嘅鼻煙壺,部分因為畫功精細,加上具歷史價值,就成為唔少收藏家嘅目標,部分價格亦屢創新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