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學生王子」說過:「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結果一語成讖,他成了演繹這句說話的最佳人辦。其實,別說藝人星沉影寂只是剎那間的事,即使是一個大城市,由盛而衰以至滅亡,也可以是彈指間的事。

特首梁振英事先張揚,北京兩會期間向中央提出檢討個人遊和一簽多行,但兩會開完,依然沒有結果,內地政府認為,收緊個人遊會對香港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傾向維持原狀。消息一出,網民旋即起哄,一面倒批評港府無牙力、無實力,聲稱「自己香港自己救」,下一波光復行動一觸即發。

老實說,香港旅客人滿為患,對市民生活造成極大滋擾,對於港府無功而還,不是不失望。但人們亦必須明白,中央的擔心並非無的放矢,內地旅客一旦對香港望而卻步,本港經濟隨時步入寒冬。內地旅客減少消費,即令本港一月份零售總銷貨額暴跌,已是一個警號。

人貴自知,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香港早就不是英治時期的香港了。現在香港的定位是甚麼呢?過去是外資進入內地的門戶,但隨着內地愈來愈開放,香港的角色早就變得模糊。再說,香港有甚麼產業毋須依賴內地?沒有內地因素,香港還有可能維持繁榮安定嗎?香港人最是靈活變通,與其為反而反,不如收拾心情,想想如何在新時勢下創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