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假期,我參與今年苗圃所舉行「行路上廣州2015」,體驗中國內地山區學生需要長時間步行上學的生活,並為此作出籌款。行在路上,時而冒着小雨,時而陽光普照,汗水與雨水交織起來。走在大馬路上,身邊常有車輛經過,要小心翼翼。走在小泥路上,腳下盡是大小不平的水坑。孩子們熱情將地我領上他們親手「打造」的小泥路捷徑,為了不用每天走二小時到山頭另一邊的學校。小泥路雖然難行,雖然在下雨天危險重重,但它卻承載住一群小孩子求學的心。原來上學對於香港的學生是唾手可得的事之時,別人卻為之可能要付上生命的代價。正如呂大樂教授曾說,我們這一代香港人連悲觀的資格都沒有,因我們沒有經歷過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日子。回港後看見學生,他們仍是那麼可愛,但卻仍缺乏生命中的那一份動力和毅力。或者,這是他們的人生,總需要那一刻的「開竅」,那一刻的「自知」,才能跳出井口,豁然開朗,明白到何為生命。希望學生在新的一年不再故步自封,認識自己如何去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去貢獻社會。

上兩回說到美國升學好與壞,今回到入學條件。學生可按自身的情況,選擇到美國升讀兩年制社區學院、四年制大學或其他專業學院。社區學院提供兩年制的副學士課程。只要香港學生完成中五或中六,達到學院英語測試的要求和提供經濟能力證明(可負擔最少一年的生活費和學費)。而大學則為州立和私立之分,學費有很大的差別。除了上述所需的資料外,申請美國大學還需要持有高中成績單、美國入學試成績、推薦信和入學論文。

本欄歡迎讀者提問升學疑難,來信請寄香港大埔工業邨大昌街23號東方報業中心《太陽報》<升學信箱>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