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經濟下降,表現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增長值,但近年本港在實施最低工資之下,仍實現近乎全面就業,形成差經濟卻好就業的現象,留下一大謎團。財政預算案調低未來本港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差經濟好就業現象能否繼續,自然成為求解課題。

近年香港就業好景,很大程度是因為服務業經濟中,零售與飲食等旅遊範疇興旺,從商舖加租及請人難可窺見其榮景。另外,就業選擇上,青年勞動力以流入零售與飲食為主,而非建造行業,致使建造業相對延緩。旅業旺而建造緩,產值的產出就相對較低,亦因此,去年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不能說影響短暫,儘管早前已有來港個人遊旅客縮減以及消費額收縮的苗頭,但低端旅客尚未減,今年佔領餘波的「驅蝗」行動產生粗暴趕客的效應,最終將趕絕內地旅客。

今年以來,民間「驅蝗」愈演愈烈,港府更投合民粹,被迫北求收緊個人遊,旅遊收益大縮可期。其實,隨着貨幣戰擴大,香港已失價格優勢,高端旅客已轉往周邊,低端旅客再被驅,整體客源更買少見少。預算案預計經濟增長再回落,並非沒根據。收緊個人遊香港清靜了,代價可能是犧牲行業榮景。行業衰敗經濟萎縮,終會在就業反映出來,失業率是滯後數據,往年全民就業今年行將不再,差經濟撐得住好就業,不過是黃粱美夢。